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文化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29日
孔星之
以“专业”为目标的“服务员”

身着带有“金钥匙”标志西服套装的孔星之。 本报记者 柏桦摄

“来到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的7个多月,大多数时间都在出差。忙并快乐着!” 4月16日,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身着带有“金钥匙”标志西服套装的孔星之谈起工作时,目光中透露出的满是热情和坚定。

孔星之祖籍辽宁大连。小时候,因为父母工作太忙,她便跟随支援大西北的爷爷奶奶生活在青海西宁。从小,每天雷打不动的作息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搬着小板凳和爷爷奶奶一起看晚上7时的《新闻联播》。因为《新闻联播》里不仅有许多她不明白的国家大事,有时还会有一个她认识的人——从事政务接待工作的堂姐。

那时,孔星之很羡慕堂姐能出入宏伟的人民大会堂,于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就此在她心里生根发芽。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爷爷突然给我改名为‘星之’,并告诉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也是后来我多次换岗却始终选择服务一线的原因。”2013年,大学毕业的孔星之来到西安,到当时的大明宫保护办应聘了政务接待的岗位。为了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孔星之只用一个星期就背完了60多页的讲解词,也如愿以偿成为一名政务接待员。5年间,她出色地完成了多项重要接待工作。

“我在大明宫的最后一次接待服务,是接待时任法国总统的马克龙。随后,我转岗去了曲江政务中心。在那里,我成为‘金钥匙’会员。也是在那里,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服务的魅力。”孔星之说。

2019年的一天,一通电话让孔星之更加忙碌起来。来电的市民安先生告诉孔星之:前一天,他母亲在政务中心办理业务时不慎将一个手机挂件遗失了,虽然不贵重,但挂件对老人有特殊意义,希望工作人员能够帮忙寻找。

孔星之和同事找遍了政务中心的角角落落,依然没有找到。为了不让老人失望,在得知挂件是老人去日本时买的纪念品后,孔星之便联系在日本工作的同学帮忙购买并加急寄回国。几天后,老人收到漂洋过海而来的礼物,特意亲手包了饺子给孔星之送去。

“那天吃的那碗饺子,可以说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饺子。不是因为味道,而是因为内心的感受。”孔星之说,“这就是服务的魅力,你给别人的恰好是别人需要且能够完全接受的,不需要矫揉造作。”

之后,孔星之再次转岗去了社区,每天忙碌于琐碎的社区服务工作中。她说:“这些事情在别人看来没有什么,但这就是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就像有些老人不能出门去社区办高龄补贴,我们就上门办理。这种温暖是深入人心的,只有做过基层工作才会感同身受。”在这个岗位上,孔星之收获了成长,也收获了肯定——2020年,她荣获“西安市劳动模范”称号。

2023年,当再一次面临岗位调整时,孔星之又选择了她热爱的服务工作,在新的岗位上重新出发。现在,身为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运营部接待部经理的孔星之,也是中国“金钥匙”西安地区执委会执委。

“我们‘金钥匙’会员大都工作在服务一线,常常会被称为‘服务员’。家人朋友都曾问过我,你年龄不小了,为什么还要干服务?”孔星之指着衣领上的“金钥匙”标志,笑着说,“对我来说,服务不是工作而是事业,‘金钥匙’不是荣誉而是责任。社会上谁不是‘服务员’?只是大家的服务对象和方式不同。所以,只要我的服务是专业的、能让人欣然接受的,就够了。”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