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29日
赵洋洋:罗居村的养鹿能手

4月24日,赵洋洋在给梅花鹿喂草料。 本报通讯员 白雪摄

本报通讯员  白雪  刘彦

创业感言:

能依靠梅花鹿养殖产业走上致富路,我感觉很幸运。今后,我将带动更多的青年人,返回家乡、建设家乡,将致富路越走越宽。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4月22日,在延安市安塞区镰刀湾镇罗居村安塞昌盛鹿业养殖科技有限公司,一只只体态优雅的梅花鹿和马鹿在草地上悠闲地觅食。它们已完全适应了这片土地。

鹿舍里,一位年轻人正细心照料着这群可爱的生灵。他,就是安塞昌盛鹿业养殖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洋洋。此刻,他忙着给鹿群准备丰盛的“午餐”。从玉米、豆子到麦麸,再到新鲜的草料,每一样食材他都精挑细选,确保小鹿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

谈及创业的初衷,今年36岁的赵洋洋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执着。他告诉笔者,早年因家庭变故,他决心改变家里的困境,于是外出打工。在经历了四处漂泊的日子后,他决定回到家乡,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业之路。偶然间,他了解到梅花鹿养殖的商机,便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鹿”途。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为了掌握养殖技术,赵洋洋多次前往外地考察学习;为了筹集资金,他鼓起勇气向安塞区就业服务中心申请了小额担保贷款;为了照顾鹿群,他起早贪黑,几乎将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养殖场。

然而第一年,他就遭遇了巨大的挫折——购买的43头鹿中有11头因病死亡。

赵洋洋没有气馁,发誓要成为一流的养鹿能手。于是,他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实践。买书自学、上网查询资料、请教专家……终于,在他的努力下,养殖场慢慢步入正轨。

2016年6月,赵洋洋的养殖场收获“第一桶金”。他成功出售了35头梅花鹿,收入27万元。自此,他的养殖事业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规模不断扩大。

在创业过程中,赵洋洋始终不忘回馈社会。他注册成立了安塞永兴梅花鹿人工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当地群众入股参与分红。他还积极探索梅花鹿和马鹿的杂交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杂交鹿体型大、出茸率高,而且养殖成活率更高。

如今,赵洋洋的养殖场已经发展成为存栏梅花鹿500多头、马鹿近20头的大型养殖场。在他的带动下,延安市有50多户鹿养殖户,全市鹿养殖规模达到3000多头,鹿和鹿产品销往江苏、四川、山东等地,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养鹿行列中。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