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读书
发布日期:2024年04月10日
买书的遗憾

张锦凯

书是我生活中的必需品,每过一段时间就会买一些,或看完再买,或先囤后看,多储存一些精神食粮,有备无患。好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是每一个读书人的幸事。只是在买书的过程中,我或多或少会有一些遗憾。

买书,需要用睿智的眼光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共生共荣,带来的不仅是文化的空前繁荣,我还能隐约察觉到图书的过剩。这种过剩是数量上的过剩、同质化的过剩,且让人难以挑选。欲买货真价实的好书,可谓是一书难淘。

其实,在我看来,读什么书比怎么读书更重要。若是囊中羞涩的读书人买回一本名不副实的书,便有了一种买到假货,上当受骗的感觉,心中滋长出些许无奈。

也许有人会说,买你想读的书不就行了。话是没错,实际上却有操作之难,或者说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买书前,读者并不是完全盲目的,他们或是从媒体上看到了某作者又有新书问世,或是了解到某某书上了排行榜,或是名人荐书,或是周围朋友正在读且倾力推荐的书。我想,读书人对一本书的初识程度,大概就是依靠这些信息。

然而,书籍又具有特殊性,购买商品,质量与价格是成正比的,花多少钱就买什么档次的东西。而书就有所不同了,不读上一遍很难辨别出书籍的优劣和价值。可是,不论结果如何,书已经买了。

开卷有益,读书给了我们自由选择的空间。对于好书的定义,本就见仁见智,鉴定一本书的好坏,主要看这本书适不适合自己。因为自身的素质和读书的目的不同,人们对一本书的认知程度也不尽相同,尤其是对一些华而不实的伪经典、假名著等书籍,认识上的偏差是显而易见的。另外,有些书经过商业化炒作,书的腰封更是过度粉饰、美化内容,读者跟风看书,其阅读体验就很难保证了。

虽说我购书有不爱畅销书、不信排行榜、不看炒作书的原则,但它们中间毕竟有好书,于是依旧照买不误,无可奈何的遗憾也就不请自来了。

一些书,不是借助名家编著提高身价,就是以书名、封面作噱头,再配上夸大其词、大肆渲染的图书广告,使人产生一种“非读不可”的阅读焦虑。有的书籍内容粗俗不堪,根本就让人看不下去,更不要说对心灵的抚慰,甚至左右我们的判断。有的书籍虽可一读,但只能是作为一种消遣,并无多少实际价值。

我常会告诫自己,买书要慎之又慎。然而,想一想,买书就是淘一种乐趣,可能有精品佳作,也可能会遇到糟粕之作。要是淘到一本好书,那就是“好书不厌百回读”,太值了。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