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秦骥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通知,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通知提出5个“严禁”:严禁随意扩大范围、严禁强制学生参加、严禁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严禁不符合条件的机构和人员进校提供课后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地义务教育学校积极推进课后服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等,有力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作业总量和时长得到有效控制,受到家长的普遍欢迎,其积极效果有目共睹。
但是,目前在课后服务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规范行为。个别地方和学校随意扩大课后服务范围,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增加了家长的负担;有的学校强制要求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在课后服务活动中组织刷题备考、讲授新课、集体补课等。
“双减”政策实施的目的是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开展课后服务也是为学生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等活动。不规范的课后服务不仅增加了家庭教育负担和学生课业负担,还违背了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的初衷。课后服务,作为一项基础性的教育服务,应尽可能统一化、标准化,明确基本的规则,防止执行过程中走样、偏离。
此次出台的通知为课后服务健康发展划定了明确的底线。新规落地之后,校方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课后服务体系,强化课后服务育人功能,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兴趣爱好、发展自身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