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冯宗宪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支撑有力的全域开放体系,努力在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上争做西部示范。我们要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强化开放意识,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加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中强动力、增活力,在服务大局、应对变局中育新机、开新局,加快构建支撑有力的全域开放体系,在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上争做西部示范,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近年来,陕西全省上下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陕西开放使命的战略意图,推动开放发展取得了扎实成效,开放的格局持续完善。陕西先后与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合作关系,与100多个国际友好城市开展密切合作。同时,陕西积极拓展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和涉秦岭区域省份合作,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大开放格局。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互联互通上争做西部示范。以通道为载体,释放开放红利,是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破题之举”。陕西地处我国几何中心,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已经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基地、前沿阵地。陕西还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愿景变为现实,促进了涵盖陆、海、天、网的全球互联互通网络建设,以及商业、技术、投资等方面的互联互通,也促进了文化交流合作。要立足我省独特区位优势,着眼提升开放大通道,协同推进陆上丝路、空中丝路建设,深入实施基础设施联网补网强链三年攻坚行动,健全“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充分发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作用,促进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双向互动,聚力打造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西安的陆港和空港是目前省内开放要素最全、基础最好、活跃度最高的综合性枢纽。我们要立足优势,以更大力度推进港产港贸港城融合发展,努力把陆港和空港打造成为全球产业转移布局、资本人才汇集、要素流动汇聚的承载地和“引力场”。
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在共同发展上争做西部示范。连续举办多届的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杨凌农高会等品牌展会是国内外商家了解陕西、发掘投资合作机会的重要窗口,已经成为陕西对外交流合作的“金字招牌”。要着眼做强开放大平台,进一步扩大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杨凌农高会、全球秦商大会等品牌会议会展活动影响力,提升自贸试验区、杨凌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等试验示范平台牵引力,增强高新区、经开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各类园区的承载力,促进平台间优势互补、功能叠加、发展协同,切实以高能级平台支撑高水平开放。
深入发掘产业优势,在推动科技创新上争做西部示范。当前,陕西在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上稳步前行。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全国第一、精密零部件加工领域潜力巨大、光伏产业发展空间广阔……陕西要在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上争做西部示范,必须立足于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在培育壮大开放产业中寻求新突破。近年来,陕西各地把重点项目和高质量项目建设作为总抓手,聚焦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以项目引领、产业带动,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壮大成势,产业链不断向高端迈进,高质量发展风生水起、动能强劲。要着眼培塑开放大产业,巩固提升太阳能光伏、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出口支柱产业,培育壮大装备制造、新型显示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外向型产业,加快扩大新能源汽车、煤化工产品等产业进出口规模,在深度参与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中借势发展开放型创新产业,打造一批开放型产业集群。要善于运用投行思维、链式思维抓好精准招商,更大力度吸引利用外资,积极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持续用力培育壮大外向型企业,有效提升优势产业链群的根植性、竞争力和外向度。
综合发挥市场优势,在开放环境上争做西部示范。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今年以来,陕西以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为抓手,聚力打造“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以“服务指数”提升企业发展“信心指数”,“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正在加速优化。当前,陕西软硬协同的创新生态正在加速形成,聚链成群的产业优势正在加速显现,内畅外联的开放纵深正在加速拓展。陕西发展舞台、发展空间、发展前景无比广阔,为海内外广大投资者提供了创新创业的热土高地。制度型开放是更高层次的开放,是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然趋势。要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持续深化首创性、集成化、差别化改革探索,稳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持续实施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深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改革,统筹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国资国企改革、数字化改革、机构改革等重点任务,充分释放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大要素红利,积极开展提升开放水平的压力测试,在此过程中创新形成与国际接轨的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