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孙晔飞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没有产业体系现代化,就没有经济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陕西要实现追赶超越,必须在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也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支撑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在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上争做西部示范。当前,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是互为条件的有机整体。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是高度关联、互为条件的有机整体。产业基础通常指工业基础能力,主要包括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基础关键技术、先进基础工艺、基础核心零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等。产业基础高级化则包括产业基础能力高级化、产业基础结构合理化和产业基础质量高级化,是能力、结构和质量三者的统一。产业链主要指产业上下游企业的衔接与配套,更多强调生产能力的构建与组合,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产业基础、产业链既有独立的内容指向,又共同决定产业发展水平。
产业基础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支撑,既包括提供基本生产资料的产业部门,也包括提供产业底层结构的产业要素及其组织方式。产业基础高级化,是顺应产业演进和变革要求而展开的产业基础体系性升级及再造过程,是产业基础能力强大、结构合理和质量巩固提升的统一。
产业链现代化是产业现代化内涵的延伸、细化,其实质是用当代科学技术和先进产业组织方式来改造传统产业链,使其具备高端链接能力、自主可控能力和领先于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水平。产业链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在全球供应链价值链分工中地位和配置资源能力的重要体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高度关联,产业基础高级化是产业链现代化的前提。
注重产业基础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间的协同效应。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是壮大实体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产业链现代化包括产业基础能力的增强、供应链安全保障和价值链的提升。因此,产业基础、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都是研究产业、评价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要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必须聚焦产业基础、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各要素间的高效协同。一是要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围绕核心技术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加强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可控能力,为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二是优化产业布局。通过强链延链补链等举措,进一步优化布局产业上中下游,以提升产业链结构的完整性和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同时,要防止产业链大规模外迁,确保产业链体系不受冲击、产业竞争力不下降,特别是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前瞻性布局,力求率先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实现关键环节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一方面,要降低对外依赖度,不断提升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另一方面,要注重加强供应链管理,防止恶意打压等因素冲击国际供应链。四是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要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把技术、品牌、标准、服务等作为价值创造的重要力量,积极推动企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持续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陕西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必须加强产业基础再造,勇于开辟新领域,培育竞争新优势,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不断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努力在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上争做西部示范。
一是大力推进全省产业基础再造,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提升陕西产业体系的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水平。要摸清全省产业基础短板和薄弱环节,加强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发,形成整体牵引与基础支撑协调发展的产业示范格局。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工业互联网、数据库等基础软件,加快构建高水平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为陕西产业链现代化提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支撑。充分发挥政府统筹整合资源作用,健全技术研发、产业化等协同推进体制机制,优化产业基础高级化的生态环境。
二是大力推进全省产业链优化升级。强化产业链核心企业“链主”地位,积极发挥带动作用,提升全省上中下游企业合作效益。引导企业专注细分领域,持续提升技术和工艺水平,加快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企业;支持有实力的制造企业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向上中下游企业和制造业同行提供专业化服务;鼓励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与上下游中小企业在技术攻关、生产验证、标准制定等方面加强合作,提高全省产业链协同创新和融通发展水平。
三是巩固优势,构建新的增长引擎。在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地位的同时,要勇于开辟新领域,培育竞争新优势,加速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陕西现代化产业体系。在重点优势领域积极锻造长板,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持续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在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谋划发展一批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抢抓战略新机遇,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发展。
四是严防风险,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要着力提升风险识别和应对处置能力,加强对全省重点地区、重点行业运行监测,强化跨部门、跨区域联动,有效提升风险协同处置能力;加快落实各项惠企稳企政策,抓好工业生产要素保障,最大程度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