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苏芳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支撑有力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系,努力在促进共同富裕上争做西部示范。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陕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从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形成农业农村新优势、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发力,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
着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在“做大蛋糕”中推进共同富裕。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强化城市核心竞争力,以内生发力、全局聚力、创新增力不断提升城市能级。一是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升级改造,充分发挥好秦创原在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持续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二是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构筑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的城市治理新格局,推进城市综合治理提质增效。三是促进区域联动合作。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规则对接,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加强陕西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和涉秦岭区域省份合作,推动产业转移、产业升级、产业创新。
加快形成农业农村新优势,在创新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推动农业农村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形成农业农村发展新优势,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推动广大农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致富。一是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陕西产业布局,推进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有机衔接,推动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现代农业建设。在一产适度规模发展基础上,支持延伸延安苹果、眉县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加工、流通、销售以及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后端链条,实现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二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立足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核心,通过内部整合、外部获取、内外结合等方式盘活土地、住房、资金等资源,并广泛拓展村级经济组织的业务范畴。通过合作开发、产业带动等方式,与龙头企业、国有企业、金融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协同合作,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构筑共同富裕的基本单元。三是加快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围绕省级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省级产业技术体系,优化科技创新布局,构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协调互动和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元素高效配置的陕西特色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以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
不断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在缩小差距中推进共同富裕。推动资源、产业、人口、技术等在城乡区域的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融合,促进城乡互补、区域协调、共同繁荣,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赢格局。一是强化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利用城市整合社会公共资源的能力和挖掘大数据的信息技术优势,推进实现城乡要素优化配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产业融合化发展,促进城乡商业物流顺畅流通和城乡经济良性循环,提高城市辐射带动乡村的能力。二是提高农村聚合资源要素的内生发展能力。围绕资金、人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建立优先保障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体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康养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改善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农村的创新力、竞争力、吸纳力和承载力。三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根据陕西城乡发展趋势和规律,在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间找到契合点,以工业优势带动农业发展,实现工业经济、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构建陕西城乡产权同等、共同参与的融合发展制度,深入推进土地、人才、公共服务等城乡要素制度变革,促进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
全面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在共建共享中推进共同富裕。加大再分配力度,重视第三次分配作用,全面建成并持续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根据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有针对性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一是持续扩大公共服务广度。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丰富社会保障服务内容,提升社会保障服务质量,灵活调整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二是增强公共服务精准性。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及“秦云就业”等平台,促进公共服务创新供给和服务资源整合,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构建面向公众的一体化在线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服务供给与公众需求有效对接。不断拓展智慧文化、智能体育、智慧医疗等新业态,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性的需求。三是不断缩小公共服务差距。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加快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实施,保证群体间、城乡间、区域间公共服务内容、标准、质量的统一性,推动公共服务的便利共享、均衡共享、优质共享。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陕西要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扬优势、补短板“双向发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收入差距,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迈进。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