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理论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24日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魏雯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实现了“四个重大转变”。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五个重大关系”。其中,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居首。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深刻理解和把握生态产品内涵与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生态产品概念是反映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需求的战略性变化的重要概念,为实现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并进搭建了理论桥梁。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产品概念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不断扩大。生态产品由《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提出的“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等”,拓展为生态系统为经济活动和其他人类活动提供且被使用的货物和服务贡献。

从经济学视角看,生态产品具备三个特征。第一,生态产品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生产共同作用所产生的、能够增进人类福祉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生态产品具有稀缺性,数量巨大或是人类当前没有能力控制的产品,即不能给人类福祉带来边际效用的不属于生态产品。生态系统维持自身功能或在过程中仅间接对人类福祉产生惠益的,例如植物蒸腾、自然授粉等,不属于生态产品。第二,生态产品必须具备可持续性,其背后依赖的自然环境资本存量始终保持不变或随时间不断增加。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虽然属于自然资源,但由于其不可持续性,不属于生态产品。第三,生态产品蕴含了人类改善自然环境的有意识劳动。比如通过循环经济手段生产的农产品,利用生态学原理规划提供的休憩康养服务等。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逻辑是通过产权界定将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资产,生态产品的使用价值得以转变为交换价值后,通过市场交易不断产生新的价值增量,最终实现生态资本化。从生态资源迭代形成生态资本,经济增长和人类福利增进的经济成本才能得到有效化解,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产品承载了人类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多元化的价值体系表现在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生态文明等多方面。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是题中要义。

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实质上就是要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路径设计,将绿水青山中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变现”,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让人民群众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收益,走出一条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在进行生态产品调查监测和合理评价的基础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要有政府和市场两条路径。对于产权明晰、具备私人物品属性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要通过市场路径,健全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在遵循市场供需规律基础上,真实反映生态产品价值,公平有效地推动生态产品可持续供给等。对于明显具有外部性的生态产品,主要依靠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完善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现生态产品外部性的内部化。对于一些具有准公共产品特征的生态产品,需要依靠政府和市场两轮驱动,在政府引导经营主体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多元化经营模式。

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连续十年推进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工程。全省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0%,毛乌素860万亩流动沙地全部得到治理,陕北成为全国连片增绿幅度最大区域。2022年,我省森林覆盖率为46.8%。秦岭森林覆盖率达82%,成为全国最绿区域。林草湿荒四大生态系统年碳汇量增至0.49亿吨,累计碳储量34亿吨,生态空间生态产品综合价值超万亿元。但仍要看到,与我省生态综合价值巨大不相匹配的是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路径不足,以及生态产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迫切需要通过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深刻汲取秦岭违建事件教训,推动具有我省山水林田湖草沙特色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应用体系,与GDP并行实现双核算、双考核,扎实推进美丽陕西建设,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发展生态低碳农业,坚持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着力提升全省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挖掘生态生产要素,结合新消费需求,发展具有陕西特色的“三品一标”生态农产品体系;建设生态产品质量标准、认证、标识和评价追溯体系;强化品牌使用管理和保护机制,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生态公用品牌,盘活生态资源存量。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特别是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通过引进温室气体减排项目投资,促进企业技术与管理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绿色金融、环境技术、清洁能源等领域国内外对话和合作,创新多元绿色金融产品,围绕绿色基建、绿色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等领域,破解生态产品抵押难、生态资源资产化难的问题,牵引实现金融资源配置绿色化、实体化。结合全省正在开展的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持续优化生态领域营商环境,优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数据成果应用,通过提前介入、专人对接等方式,确保项目建设在产业政策、选址选线、功能定位等方面满足环保要求,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建立环评服务保障清单,提高环评效能。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小切口,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持续巩固提升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特色林草产业,壮大生态产品生产经营主体,鼓励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森林及河道湿地等景观利用经济模式,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实现生态富民。

作者单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