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副刊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10日
东龙山双塔记

南书堂

东龙山是商州的一座山,山上有两座塔。日日为这个城市迎接太阳的,便是东龙山和像它的手臂一样张开的双塔。普照大地的太阳和普受恩典的万物,似乎心有灵犀,彼此珍惜着这份情谊,在斗转星移、岁月更替里,缔造了一个安然祥和、颇具蓬勃之力的生存空间与城市气象。

东龙山双塔建于明代万历十九年。从那时起,它们就成为这个地方的热门话题,由此衍生出许多神话故事、民间传说。

一则神话故事是:舜帝出巡,不幸崩于苍梧之野。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闻讯,急骑一青龙前去奔丧。因太过悲痛,行至商州上空时,两个妃子气息已尽。青龙只好化作龙山,成了她们的安葬之所。后人感念于此,遂修二塔。

神话故事悲壮而凄美,但难免有牵强附会移花接木之痕,故事发生地放在哪儿似乎皆可。而志书的记载一般过于简略,许多情景得去猜测和想象。《康熙续修商志注》里说,商州知州王以孚“筑浮屠”,以“补修风气”。风气即风水。商州城的确像个聚宝盆,周边山岭仿若盆壁,盆底布列着丹江和沃野、城郭和村镇。东面的龙山太矮小,未能与其他山形成合围,导致这个聚宝盆出现缺口,看上去不尽完美。古人相信风水,认为风水上的缺陷是一种隐患,需要弥补。在王知州眼里,补修风气是大事,也是政绩,东龙山上建塔便成必然。

建一座塔,了却一下补修风气的心事就行了,王知州为何要劳民伤财地修两座呢?在商州,广为流传着一个说法。当时正在修城墙,砖料由一百二十里外的丹凤县龙驹寨提供,运砖靠沿途的民工相互传递。等到修城墙的砖备齐时,那头的人听不到叫停的指令,砖块还源源不断地递来。如何处理这些计划外的用料?王知州灵机一动,这不刚好修塔嘛。砖料修一座塔用不完,就再修一座吧。至于这是真实描述还是一种调侃式演绎,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座城有了两座塔,两座塔见证和参与了一座城数百年的气象构建。

近观,两座塔与别的地方的塔并无多大差异,风格是常见的密檐阁楼式,塔体是常见的八面体,层级间是常见的青砖出檐和菱角牙子,雕刻在塔上的花草虫兽图案也无什么独到之处。从体量看,高大威武是够格的,但和同样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的陕西泾阳县高87米的崇文塔相比,这双塔就相形见绌了。

两座塔的独特魅力,不在个体风格,在整体效果;不在近观,在远看。从偌大的城区望去,它们形体一致、姿态一致、色泽一致,如同一对难以辨别的孪生兄弟,虔诚地迎接朝阳。因为太阳恰好从它们之间升起,它们恰好像一双修长有力、配合默契的手臂。这种视觉效果,多么考验工匠的智慧呀。他们须精准计算出两座塔矗立于不同坡度的具体位置,以便一座城能多角度观其风貌;须精准计算出相间的距离,才能让两座塔显得不疏不密;须精准计算出一座塔是九级31.7米,另一座塔是七级19.7米,才能成全两座塔不分高低大小的威武与尊严。它们是建筑物,更是艺术品。

两座塔,我小时候看,是这样,几十年过去,还这样。我渐渐老了,塔仍不老。那时读课本上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路过东龙山,总忍不住要把塔多看几眼,担心它们会很快倒掉。那样,我一个乡里人,进城出城就再没谁跟我打招呼了。现在,每想到当年的城墙早已了无踪迹,而双塔作为修城墙修出的副产品,却风采依然,便心生感慨。四百多年里,多少楼台烟雨中,何况这两座塔。经历了那么多风雨侵蚀,那么多战乱侵扰,那么多地质灾难,两座塔岿然不动稳如山。商州城古迹不多,大云寺、城隍庙几经严重损毁,几经修缮甚至重建,才得以艰难存续下来,唯这两座塔保持了原样。这是塔的幸运,也是商州这座城市的幸运,更是被塔护佑的人们的幸运。

古时,围绕双塔举行的活动繁多,有官府办的,有民间自发的。人们怀揣大小心愿,都要来此叩拜神灵。这儿前后出现过东岳庙、娘娘庙等寺庙,香火极旺。在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举行的庙会,更是一个盛大节日。人们来此郊游、看戏、进行贸易、祭祀,各取所需、各得其所,熙熙攘攘、一派繁荣。两座塔理所当然地成为众目注视的焦点。

两座塔,把守在城市的大门口。它们也许真的如人所期,做过射向天魔的箭矢、斩杀水妖的刀斧、抵御枪弹的盾牌。但更多的时候,它们可能只扮演着迎福纳祥的角色。一户普通人家,都敬着秦琼敬德两个门神,何况一个城市呢。这个城市的生活以安逸舒坦著称:城市不大不小,人口不多不少,气候不热不冷,生活节奏不紧不慢。安逸舒坦的人们,自然对两座塔崇敬有加。

而今,随着城市框架不断扩大,整个东龙山成了一所欣欣向荣的校园。两座塔仿佛两个慈眉善目的老人,整日静静地听着年轻一代学子的读书声,满意地看着这个城市日新月异的景象。它们享有着这份安逸舒坦,却也像芸芸众生不会停下手中活计一样,没有忘记替城市来做一事。你看:清晨,天地静穆,霞光温润,两只巨大“手臂”,正托举起新一天的太阳,太阳被托举得越来越高,越来越高……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