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07日
一个不会种西瓜,却成了种瓜大户;一个一分钱不掏,却成了股东——
两省农民“搭伙”种西瓜

因甜度高、口感好,赵金堂和孙樊兵种植的西瓜吸引不少客商前来订购。图为7月19日, 赵金堂在组织村里的群众摘西瓜。 本报记者 袁景智摄

本报讯 (记者 肖杨)7月19日一大早,八里塬下、库峪河畔,西安市长安区鸣犊街道塔山村,山东农民赵金堂来到他经管的瓜地里,想趁着天还不热,尽量多摘些西瓜,给下午要来的客商备好货。

眼下正是西瓜成熟的季节,长安区的西瓜陆续成熟。绿油油的瓜地里,一个个油亮亮、圆滚滚的西瓜,披着翠绿色的外衣“卧”在地上。赵金堂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地头上,与赵金堂“搭伙”的孙樊兵一边吆喝着“工人摘瓜的手麻利些”,一边亲自上手给西瓜过秤。孙樊兵乐呵呵地说:“一早上工夫,就能收入6000元。”

赵金堂和孙樊兵是产业合伙人。赵金堂来自菏泽市牡丹区吴店镇程胡同村,是一个种了20多年西瓜的“老把式”。孙樊兵家在长安区鸣犊街道鸣犊社区,从事农产品物流产业。经人牵线,两人决定优势互补,通过“资金+技术”的方式合作发展西瓜产业。孙樊兵是当地人,负责出资流转土地、购买种子等。赵金堂以技术入股,负责种植和经管西瓜,占股30%。

孙樊兵说:“我基本上是个‘甩手掌柜’。种啥品种、咋样种、咋样管,我统统不管,一切由老赵说了算。他有技术、有经验,又是股东,所以我放心得很。”

两人的合作非常顺利。

一开春,孙樊兵就如约流转了50亩西瓜地,并在赵金堂的指导下,覆膜下种。眼见着,种子破土发芽,绿茵茵的瓜秧一点点长大,西瓜一天比一天饱满油亮。到了6月,西瓜地迎来了丰收,每亩地产量超过2500公斤。

因口感好、甜度高,赵金堂和孙樊兵的西瓜一下子就吸引了众多客商。开园当天,光是一个上午,他俩就销售了2000公斤。“目前,我们已经售出了5万多公斤西瓜,瓜地里还有10万多公斤等待客商‘光临’。”赵金堂高兴地说,“明年,我计划发展大棚西瓜,带动更多的人务工增收。”

当地群众感叹,孙樊兵和赵金堂的合作模式就是好。孙樊兵不会种西瓜,却成了种瓜大户;赵金堂一分钱不掏,却成了能分红的股东。他俩都因为种西瓜赚了大钱,还带动了当地群众务工增收。

据了解,今年西安市长安区栽种西瓜上万亩,产量超6万吨,仅菏泽市牡丹区就有30余名技术瓜农在长安区通过技术入股,当上了西瓜种植产业的股东。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