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评论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02日
专场招聘还可再多些

周明

高校毕业生规模今夏再创新高。在日前举办的陕西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省属国有企业专场招聘会上,3万余名高校毕业生顶着炎炎烈日,在人头攒动的招聘会现场寻觅着心仪的工作。

就业路上,一边是炎热的夏日天气,一边是火热的招聘现场。面对广大高校毕业生的期盼,实现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精准对接,已成为稳就业的重要内容。

事实上,要实现高质量就业,搭建就业市场供需两端精准对接的平台必不可少。与“什么都有”的传统大型综合类招聘会相比,规模相对较小的专场招聘,意味着更有针对性的招聘计划和更符合特定求职者预期的就业岗位。

正如上述国有企业专场招聘会,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广大高校毕业生,都将其视作更具效率的求职平台,双方的需求也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最大程度上的精准匹配。

专业不对口往往是毕业生面临求职压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一度引发网络热议的“生化环材”(即生物、化学、环境、材料)等“天坑专业”这种说法,除了是本专业学生的自嘲,更多地反映出了社会评价的偏见。

这里既有以往教育错配的问题,也有市场结构错配的原因。在招聘过程中,与其动辄要求硕士或博士这样较高的就业门槛,倒不如回归用人单位的根本需求,通过更多“小而精”的专场招聘,为那些苦于专业不对口的广大求职者搭建更为高效的就业平台。

常规逻辑下,大型综合类招聘会往往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求职成功率。但从另一个侧面来看,随着“小而精”专场招聘不断推出,广大求职者与其“淹没”在火热的大型综合类招聘会现场,不如瞄准专场招聘精心准备。

更重要的是,只有当招聘会不再显得那么火爆了,或许才真正意味着许多高校毕业生已经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意味着他们的就业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

当前,我省已启动“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在精准搭建对接平台方面,将推出一系列行业性、区域性、群体性专场招聘。走稳就业路,我们期待这样的专场招聘再多一些,以满足高校毕业生的求职需要。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