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版:读书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20日
一支经久不衰的“山歌”
——读《寻找雷锋的蕉萍》有感

秦陇华

唱支山歌给党听,

我把党来比母亲。

母亲只生了我的身,

党的光辉照我心……

数十年来,深情、悲怆和激昂的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唱遍了祖国大江南北,打动了几代人的心扉,在全国人民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它的歌词质朴无华,但感人肺腑,洋溢着亿万人民发自内心对党的热爱和赞颂。

这首经典红歌的歌词,诞生于渭北高原上的煤城铜川。1963年,全国各行各业掀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高潮。《唱支山歌给党听》便是这次活动中涌现的作品。歌词节录于《雷锋日记》,初发表时作者为雷锋,后来确认为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的职工姚筱舟(笔名蕉萍)。音乐家朱践耳将其谱成独唱曲,作为故事片《雷锋》的插曲,由歌唱家任桂珍首唱,后经藏族歌手才旦卓玛再度演唱,很快传遍全国,至今久唱不衰。然而,姚筱舟的特殊经历,知之者甚少,创作背后的故事鲜为人知。

2021年初,铜川籍作家和谷通过采访姚筱舟子女、同事以及查阅档案资料,创作出了长篇报告文学《寻找雷锋的蕉萍》,并在《延河》5月上半月刊发表。2023年3月,《寻找雷锋的蕉萍》又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记述了姚筱舟的人生道路,详细描写了《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创作过程。在阅读过程中,我有四点感受:

苦蔓的瓜。新中国成立前,在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下的广大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1940年,雷锋出生于湖南望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7岁时沦为孤儿。在亲友的拉扯下,他饥一顿、饱一顿,挣扎着活了下来。1937年,才旦卓玛出生在西藏日喀则的一户农奴家庭,从小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时常忍受农奴主的鞭打,只有靠着唱歌来消解苦闷的心情。同样,1933年生于江西铅山的姚筱舟,幼年起就跟随家人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父亲依靠开纸坊、箍桶维系着一家人的生活。姚筱舟13岁时,父亲不幸去世了,一家人的生活更加拮据,到了揭不开锅的境地。1949年,随着全国解放,苦蔓上开出朵朵幸福花。雷锋成为当地政府的通信员、公务员,并于1960年参军入伍。才旦卓玛成为日喀则地区文工团学员,后入学西藏民族学院,成为著名歌唱家。1949年,姚筱舟考入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第五分校,成长为部队的文教干事,后转业成为煤矿技术员。

熔炉的情。1949年5月初,姚筱舟的家乡得到解放,他随即考入军校,投身革命,在军队这个大熔炉里锻炼。隔年,他又加入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与《唱支山歌给党听》结缘的时代楷模雷锋、作曲家朱践耳、歌唱家任桂珍,也曾经是革命军人。从西北到东北再到华东,三点一线,串起了不同时期四位战士的精神链条。人民军队忠于党。人生共同的军旅生涯、文化立场和审美情趣,让他们始终坚定信心跟党走,对党的事业充满了赤胆忠心。艺术源于生活,也点亮生活。《唱支山歌给党听》创作团队的军人风貌,无形之中勾勒出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军民团结一心、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时代风采。

心底的歌。朝鲜战争结束后,姚筱舟转业到铜川焦坪煤矿,成为新中国的建设者。矿区老矿工常对比新旧社会的变化,惦记着党的恩德。他们的言行激发了姚筱舟心中的灵感,很快创作出了小诗《唱支山歌给党听》并发表。正在沈阳当兵的雷锋,读到此诗,非常感动,将其抄写在日记本上,“我把党来比母亲”正是他心头的呼唤。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关怀下,朱践耳前往苏联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深造,从一位文艺青年成长为知名音乐大师。他在谱写《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旋律时,对每个音符都精心推敲,每个节奏都倾注了对党的感恩之情。任桂珍首唱《唱支山歌给党听》,是一项临时通知的紧急任务。她在登台表演前20分钟才拿到歌谱。凭着对党的深情和扎实的基本功,她轻声哼唱几遍,便一转身上台演唱。歌声刚落,台下响起恰似春雷般的阵阵掌声。这首歌曲从创作歌词、抄写日记、编写曲调到上台演唱,虽然有时空的间隔,但最终完美呈现,这说明他们心里原本就隐藏着一曲献给党的赞歌,这首歌恰恰是大家共同的心声。

浮萍的根。1951年,姚筱舟在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上,面对生死抉择,一心想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写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然而由于多种原因,他的志愿没有实现。1954年,抗美援朝胜利后,姚筱舟回国被分配到商洛石棉矿工作。在此期间,他写过两份入党申请书,但因家庭成员背景原因,均未研究通过。后来他被调到焦坪煤矿工作,又因矿难而受到牵连,入党的机会变得更加渺茫。心情郁闷低落的他,为自己取了一个笔名“蕉萍”。其中的“蕉”字意指自己是焦坪煤矿一棵无名小草,“萍”字暗含自己是一片飘荡四处的浮萍。1979年,姚筱舟的历史问题得以澄清,恢复了干部身份。此后他连续多次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2002年2月底,铜川矿务局老干部第二党支部开会讨论认为,姚筱舟符合入党要求,到会党员一致同意他转为中共正式党员。这时,姚筱舟已经离休8年之久。栉风沐雨的“蕉萍”,终于寻到了根,绽放出迟开的花。可以说,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执着的恒心,他就不可能实现这一愿望。

铜川是“先矿后市”“因煤而兴”的城市,境内煤炭资源丰富,被誉为渭北黑腰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新中国成立后,来自天南海北的建设者,口音不同,生活各异,可初心一致,他们把身心投入到煤城建设中去,也播撒下文化的种子,浇灌出文艺之花。这其中,《唱支山歌给党听》已成为新中国文艺舞台上的经典之作。几十年来,这首歌在众多演出中被人们无数次唱响,并选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这首歌又作为开场合唱曲目。

和谷老师所著的《寻找雷锋的蕉萍》为读者推开了深入了解《唱支山歌给党听》的一扇窗,让我们体会到这首歌表达的人民共同的心声,也看到了姚筱舟一生矢志不渝、一心向党的老矿工形象。正如书中对他的描述:“一块煤,一块燃烧不息的煤,化作一支歌,一支经久不衰的山歌,温暖了天地万物。”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