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生态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20日
过去,双龙煤业的矸石山除了荒草什么都没有,没有人愿意来这里。如今,通过改造,矸石山成了群众休闲娱乐的后花园
矸石山变成生态园

本报通讯员 穆海宏 记者 陈宏江

夏日时节,草木繁盛。

6月8日,记者走进黄陵矿业双龙煤业矿区,只见矿区里的生态农业苑呈现勃勃生机。山楂园中,嫩绿的果实挂满枝头;林下菌种植场里,一朵朵小木耳探出头来;沮河两岸,生态工程即将收尾。

谁也不曾想到,4年前这里是荒草丛生、乱石成堆的矸石山。

“那时候,一到冬天,矸石山除了荒草什么都没有,没有一个人愿意来这里。”正在矸石山运动步道健身的何修才感慨地说。作为一名在矿区生活10多年的老职工,他见证了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

荒草、黑水、乱石曾是这里的代名词。30年来,矿井中产生的煤矸石逐渐堆积,形成一座占地约15亩的矸石山。

2019年,双龙煤业开始着手改造矸石山。结合矿区实际,双龙煤业多次邀请省内外生态治理专家深入矿区实地考察,因地制宜采取开挖再逐层覆土的一次性治理方法,将深埋的矸石开挖破碎后再进行填埋。

此外,双龙煤业根据矸石山的坡度、形状等进行功能板块划分,设计出山楂园、樱桃园、油葵园等多个功能区,并建成两座150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

如今,矸石山摇身一变成为“花果山”,成了职工们休闲娱乐的后花园。各功能区每年累计产出各类瓜果蔬菜2万多公斤。

“我们不仅要青山,也要碧水。我们必须不遗余力从上游治理,把沮河保护好。”双龙煤业经理仲照海说。

沮河发源于子午岭沮源关,是流经双龙煤业矿区的唯一一条河流。因洪期流量大等原因,矿区内的河道淤泥沉积、河岸野草遍地,影响附近群众的正常耕种和生活,如遇洪期,还会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影响。

对此,双龙煤业开展了淤泥清理、河道加固等工作。2022年以来,双龙煤业在原有基础上,维修加固了进出矿区的桥梁,同时,对约300米长的河道进行深层清淤,并将河道拓宽至10米,疏通了河道水流,稳定了河水流速,形成了安全的河岸护坡。此外,双龙煤业还平整了河岸边6亩闲置土地,并进行培土绿化,累计种植景观树300多棵。

林下地成为新菌场,每年约产木耳1500公斤;废井筒变蘑菇棚,年产量超5000公斤;荒草坡“变身”生态园,东方白鹳在此安家筑巢繁衍……如今的双龙煤业,俨然一座天然生态家园。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我们要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紧握生态之笔,写出更加完美的‘生态答卷’。”仲照海说。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