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蒲城县闫家村党总支书记王春颜分享村子的致富故事。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孙鹏 通讯员 王朱丹
“直播间里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田间地头上党课,金银花地话振兴’的活动现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孔庆钰在镜头前热情地介绍,“我手中的这朵小花大家认识吗?别小瞧它,它可是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党校的百余名党员发展对象来到蒲城县闫家村金银花地里,开展了一场别样的网络直播。
同学们一边采摘金银花,一边同直播间的观众一起聆听闫家村党总支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村民代表等人讲述闫家村增收致富的生动故事。开播不到5分钟,直播间就涌入1000多人。
“曾经的闫家村干旱、贫穷,虽土地广阔,却是‘十种九不收’。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金银花这种耐旱的经济作物。”闫家村党总支书记王春颜在镜头前回忆起了种植金银花的渊源,“到外省实地考察后,我带回来5000株金银花苗……”
“我们通过发展金银花产业,逐渐从一个人均年收入仅2100元的贫困村变成了人均年收入约2.2万元的致富村、明星村。”夏日的金银花田,景色宜人、生机盎然。王春颜站在花间,把村里的幸福故事娓娓道来。他告诉同学们,村庄的蜕变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离不开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努力。
不远处,在驻村第一书记韦帅的指导下,同学们认真学习金银花采摘方法,随后分成小组,认领责任田,撸起袖子开始了金银花的“掐尖儿”工作。
韦帅是学生们的老熟人、老学长。他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派驻闫家村的第4任驻村第一书记。近10年,西电驻村工作队干部们扎根乡村,一茬接着一茬干,帮扶闫家村大力推进金银花产业发展,还在村上建成金银花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3700亩,辐射带动蒲城各地适宜种植区发展金银花产业,让金银花成为助力全县脱贫、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
“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看到了驻村干部在乡村振兴最前线所作的贡献。”作为一名发展对象,汪越洋说这是他接受的最生动的入党教育,“将来有机会,我也要投身乡村一线,为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作出自己的贡献。”
1个小时的直播中,在线观看人数达到了2万多。首次经历“网红主播”体验的孔庆钰显得格外激动:“今天,聆听了村上的故事,好几次我都湿了眼眶。乡村一线奋斗者的故事,正是我们大学生党史校史宣讲团的宝贵宣讲素材。我要将这些触动人心的故事带回学校,利用宣讲的机会,讲给更多的同学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