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韩城市板桥镇共裕村的“现场听民声 有事大家议”活动现场。 本报通讯员 王骏臻摄
本报记者 屈荔鹏 通讯员 杨敏
“眼瞅着麦熟了,这天阴晴不定的,真让人操心。”“雨再继续下,麦就发芽了,得赶紧想办法减少损失。”……5月26日,韩城市板桥镇共裕村清廉广场前,20多名村民你一言我一语说着麦收的“揪心事”。
“请大家放心,我们今天来,就是帮助大家解决难题的。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会有好办法。”韩城市林业局资源科负责人、市政协委员王韩妮认真倾听着每一位群众的问题,一边记录,一边与大家商讨解决方法。
“现场听民声 有事大家议”活动是韩城市政协板桥委员工作室开展的系列活动之一。
去年以来,韩城市政协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以委员工作室为阵地,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不断丰富履职形式,提升履职效能。
“各委员要围绕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找准履职的切入点,积极参与委员工作室活动。”韩城市政协委员、龙门委员工作室负责人卫云高说,“委员工作室作为委员学习交流的新载体、联系群众的新纽带、协商民主的新路径、团结联谊的新平台,聚焦韩城‘小城逆袭’主题,紧盯百姓生活冷暖,切切实实办了一些民生实事,让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我腿不好,商场太大了,走几步就得坐下歇一会。”“咱不比年轻人,走路喘得厉害……”5月7日,在新城街道盘河路北段的宜品联华购物中心里,韩城市政协委员王俊凯听见两位老年人之间的对话,若有所思:“大型购物中心满足了百姓的各类购物需求,然而,因为场地大,部分老年人逛一圈下来明显体力不支,能否通过委员工作室来想想办法?”
当天上午,王俊凯将这一问题反映到龙门委员工作室。下午,工作室负责人卫云高立即召集其他委员,在宜品联华生活广场二楼会议室召开讨论会。大家认为,只有充分了解不同群众诉求才能解决好这件事。于是,委员们深入商场调研倾听群众需求。
4天后,一场关于如何方便群众购物的协商会在龙门委员工作室召开。
会上,委员们讨论热烈,结合群众意见建议纷纷建言献策。“不只老年人有这种需求,孕妇、残疾人也需要提供帮助。”“我们要考虑为特殊人群提供购物方便。”“能不能像城市中现有的共享单车一样,一人一车?”
会后,卫云高将大家的意见建议梳理总结,并将这些好点子与宜品联华购物中心负责人周韩勇分享。周韩勇听后深以为然,对委员的意见给予高度认可并采纳。
5月31日,在宜品联华生活广场,一批特色电动购物车排列整齐,部分老年群众纷纷上前体验,感受电动购物车带来的方便。“这车真好,买东西真是方便了不少。儿子下载了微信,扫一扫二维码,车子就走了。”家住通盛未来城小区的居民卫秀歌笑着说。
据了解,韩城市政协将每月21日定为委员工作室活动日,并分地域在全市8个镇(街道)分别设立了委员工作室。政协委员通过下基层听取群众诉求,聚焦群众关心的忧心事进行协商,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成了群众知心人。
“过去,村里过红白喜事,每一家光烟钱就得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现在,我们村有了完善的‘一约四会’(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明确要求红事每桌控制在230元以下,白事四菜一汤,宴席中不发整盒烟,每家都一视同仁,杜绝了攀比之风,为村民省了不少钱呢。”芝阳镇赵峰村村民马小平说。
而这一文明村风的形成,得益于4月中旬韩城市政协金城委员工作室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各村进行的“推进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乡风”调研。
“把委员工作室建在群众身边,通过实地调研、座谈协商帮助群众破难题、找办法,让委员履职接地气、百姓脸上添喜气。”韩城市政协主席刘革表示,“我们将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对做好人民政协工作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一如既往地引导委员结合社情民意、工作实际、身边人和事,积极发挥委员工作室平台作用,更好开展富有特色、彰显特点的履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