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政治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26日
志丹县建立一批文明实践品牌项目

志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建“乡音传党声”宣讲队,深入校园、社区等地,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图为志愿者在志丹县市镇小学开展志愿活动。 本报记者 王帅摄

本报记者   王帅   通讯员   王飞飞

“新时代吹响进军号,新时代扬帆风正好……”4月11日,志丹县市镇小学的阶梯教室里,伴随着悠扬的旋律,一片整齐的合唱声响起。这是中央音乐学院驻志丹文艺宣讲师张艺星在带领师生唱新民歌《我们延安》。

志丹县创新工作思路,发挥中央音乐学院驻志丹文明实践基地作用,探索推出志愿服务项目,将新思想、新政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唱出来、演出来、展出来”,让文明新风劲吹黄土地。

志丹县是全国首批50个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之一、全国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重点联系县之一。志丹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推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重要工程,建立起一大批文明实践品牌项目,掀起了文明实践热潮。

宣传宣讲   “走新”又“走心”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志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建“乡音传党声”宣讲队,聘任43名志愿者为“乡音传党声”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深入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军营,扎实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明新风传播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同时,志丹县推出《全民网络诵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我来问你来答》等系列宣讲栏目,制作党的二十大知识问答视频,通过电视、网络、手机客户端等平台进行推送。截至目前,各类网上微宣讲共编发76期,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实现了“建在云端、学在指尖、装进脑袋”,既“走新”又“走心”。

志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主任高昀介绍,通过建立县、镇(中心)、村(社区)、村小组四级宣传联络群,运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媒体平台,打造全媒体宣传矩阵,志丹县迅速掀起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热潮。目前,这些系列宣讲栏目累计播放量达223.8万次。

志丹县杏河镇寺洼村的村委会院内灯火通明,新时代夜校又开讲了。村民们围坐在村委会的会议室里,认真聆听杏河镇文明实践所所长邢泽带来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新时代夜校利用晚饭后的空闲时间,邀请专家学者、先进模范、技术专家面对面、点对点对群众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讲思想、讲技能、讲文明,受到群众欢迎。

“百姓名嘴”   讲红色故事

志丹县有着丰厚的红色资源优势,境内现有毛主席保安旧居、中央党校旧址、抗日红军大学旧址、刘志丹烈士陵园等重要红色遗址65处。志丹县红色故事会志愿服务队将革命故事、理论政策创编成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小故事,由“百姓名嘴”用方言土语进行讲述,让老百姓在津津有味听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学到了新思想、掌握了新政策。

4月14日,在志丹县金丁镇金汤村刘志丹出生地,红色故事会志愿服务队为村民讲述刘志丹的故事。通过现场情景教学的形式,红色故事会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了刘志丹生平。

据介绍,志愿服务队深入挖掘、广泛搜集、整理编撰毛主席在保安的故事、刘志丹的故事,以及知青励志故事、绿色环保故事等贴近志丹县情的感人故事。以小故事折射人生大道理,切实让新思想、新风尚在全县传播传承。

同时,志愿服务队还利用微信、抖音、快手等手机网络平台,进行网上推送;利用“文明大篷车”走进婚庆集市、走入乡村农户时机,穿插讲述;利用“百姓大舞台”演出活动,让“百姓名嘴”登上舞台,情景演绎;把“红色故事会”乡土教材纳入“百姓小喇叭”广播稿,全天候播报。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志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切实发挥革命遗址遗存、纪念场馆等的宣传教育功能,整理编撰关于曹力如、王子宜、马锡五等人的红色故事1100余则,组织志愿者深入乡村、社区等巡回开展红色故事会巡演活动80余场次,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加深情感党恩、更加牢固听党话、更加坚定跟党走。

雷锋日记   我讲我读我传唱

“小朋友,你们知道雷锋叔叔吗?今天我给大家读一读《雷锋日记》吧!”3月6日,志愿者侯亚妮在志丹县第四幼儿园跟孩子们互动。侯亚妮是志丹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名职工。不久前,她加入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诵读《雷锋日记》,对我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同时也引导着我在点滴中向雷锋学习。”侯亚妮说。

志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雷锋日记我来读”活动以来,吸引了全县广大群众及5所中学、19所小学、32所幼儿园的3万余名学生参与。通过“线上+线下”的诵读方式,发动志愿者录制诵读《雷锋日记》的微视频,在全县各中小学播放,还组织志愿者走进校园和孩子们一起读,让青少年更加深入了解雷锋生平,引导和感染全县青少年争做雷锋精神的传承者。

“我们将认真开展‘雷锋日记我来读、雷锋故事我来讲、雷锋歌曲我来唱、雷锋电影我来观、雷锋格言我来写、雷锋形象我来画、雷锋书籍我来赠、雷锋好事我来做、雷锋精神我来传’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重温雷锋故事、了解雷锋生平事迹,让雷锋精神在红都大地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志丹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曹新建说。

据介绍,志丹县通过建立“百名标兵、千名乡贤、万名志愿”服务队伍,以一体化志愿服务模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全面铺开。截至目前,志丹县在全县范围内组建志愿服务队507支,注册志愿者1.7万人。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