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政治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26日
群众的“粮袋子”不容“蛀”

本报记者 王佳伟

【典型案例】

陕西粮农油脂集团有限公司原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李普生违规“空刷”军粮指标套取专项财政补贴案。李普生违规应相关单位请求,以“空刷”军粮指标方式,套取政府专项财政补贴299万余元,并留存58万元用于单位小金库支出;通过虚假抬高粮食购进价格、截留购销粮食利润方式套取15万元用于单位小金库支出;利用职务便利,在粮食购销、合作收购、工程承揽、结算工程款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79万元。李普生还涉嫌其他违纪违法问题。2022年9月,李普生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同年12月,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并处罚金。该案例被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

【案例点评】

本案是一起粮食购销领域党员干部利用职务便利套取专项财政补贴、“靠粮吃粮”的违纪违法案件。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二十七条,党组织在纪律审查中发现党员有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浪费国家资财等违反法律涉嫌犯罪行为的,应当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一)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二)截留、挪用财政资金;(三)滞留应当下拨的财政资金;(四)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五)其他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

以套取专项财政补贴、套取粮食利润、收受贿赂等行为中饱私囊,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损害了群众利益,败坏了党和政府形象。此外,私设小金库,用于不合理资金收支的行为,也为腐败开了方便之门。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群众的“粮袋子”不容“蛀”。自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陕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加大腐败问题惩治力度,上述案件只是4月通报的7起典型案例之一。这些案件反映出当前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系统施治、实现根治仍然任重道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盯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重点、难点问题,持续加大查办案件力度,形成高压氛围,强化督促检查,推动基层国有粮库强化内部管理,探索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结合查办涉粮腐败案件,查找制度漏洞、监管漏洞,一体谋划和推动以案促改、促治,加快推进智慧粮库建设,深化粮食储备和购销体制机制改革,注重以刚性制度约束推动粮食购销领域系统长效治理,全方位为保障粮食安全保驾护航,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粮袋子”。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