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卫生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19日
陕西省疾控中心发布4月份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提示——
熟食及时放冰箱 野菜不随意采食

本报记者 张家祯

近日,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4月份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提示,内容涉及防范食物温度危险带、防止误采误食野菜中毒、蛋类与薯类食用建议等。

防范食物温度危险带

■ 建议熟食避免在危险温度中暴露超过2个小时,如果超过时限重复加热不要超过1次

■ 未食用完的饭菜应及时在冰箱中冷藏,但冷藏不应超过3天

■ 加热食物时,其中心温度达到70摄氏度以上并保持30秒以上

食物温度危险带是指测量有害细菌在食物上迅速生长的温度范围。20摄氏度时,致病菌在食物中约3—10个小时即可扩增10倍,温度越高扩增越快,37—42摄氏度是食品的危险温度。

结合陕西省气温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微生物风险评估指南》数据,4月以来,气温逐渐升高,如果不做好现做食品保鲜存储工作,极易引起食源性疾病,导致食用者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建议熟食避免在危险温度中暴露超过2个小时,应当及时放入冰箱;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剩饭剩菜,未食用完的饭菜应及时在冰箱中冷藏,但冷藏不应超过3天;熟食在危险温度下超过2个小时的,应在确认食物未变质并经充分加热后方可食用,但重复加热不要超过1次;食物要烧熟煮透,大多数细菌和病毒不能耐受高温,可通过加热杀灭。加热食物时,其中心温度达到70摄氏度以上并保持30秒以上,确保食用安全。

防止误采误食野菜中毒

■ 不要随意采摘野菜,应到正规的超市、农贸市场购买

■ 一次不宜吃太多野菜

■ 采摘野菜一定要注意避开环境污染的区域

近期,不少市民选择周末踏青出游,一边享受春光一边采摘野菜。野菜口感新鲜、风味独特,深受大家的喜爱。但是食用野菜一定要注意防范误食野菜导致食物中毒。

建议不要随意在公园或路边采摘、购买野菜,应到正规的超市、农贸市场购买;采摘野菜不要选择不熟悉、不认识的品种;一次不宜吃太多野菜;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哺乳期妇女尽量不吃或少吃野菜;采摘野菜一定要注意避开环境污染的区域,如化工厂、公路、垃圾填埋场附近区域;怀疑自己误食野菜中毒时应尽快就医,同时保留剩余食材,留证待查。

合理摄入蛋类与薯类

■ 蛋类的营养价值较高,尤其是蛋黄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胆碱、卵磷脂、胆固醇、维生素A、叶黄素、锌、B族维生素等

■ 推荐每天吃1个鸡蛋,吃鸡蛋不要丢弃蛋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膳食调查数据显示:西部地区儿童蛋类日均摄入量低于东中部地区儿童,薯类日均摄入量高于东中部地区儿童。

蛋类包括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鸽子蛋及其加工制品。蛋类的营养价值较高,尤其是蛋黄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胆碱、卵磷脂、胆固醇、维生素A、叶黄素、锌、B族维生素等,对各年龄段人群都具有健康益处。推荐每天吃1个鸡蛋,吃鸡蛋不要丢弃蛋黄。

我国大多数居民的饮食中常将马铃薯、山药和芋头作为蔬菜食用。薯类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5%左右,蛋白质、脂肪含量较低,维生素C含量较谷类高。常见的薯类有马铃薯、甘薯、芋头、山药和木薯。特别是马铃薯中钾的含量非常丰富,甘薯中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应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