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王帅
“从今天起,我们将肩负起婚姻的责任,上孝父母、下教子女、互敬互爱……”4月9日,蓝田县辋川镇西河村,新郎邓小祥、新娘周佳丽露出幸福的笑容。在蓝田新婚礼志愿服务协会志愿者的领誓下,一对新人许下了共建文明家庭的誓言。伴随着清脆的诵读《蓝田新乡约》的童音,由蓝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倡导的“蓝田新婚礼”正式举行。
婚礼现场,新人父母走上台,讲述他们当年结婚的情形,通过今昔对比,让参加婚礼的亲戚朋友进一步感受时代的巨变。文艺志愿者书写家风家训,新人共同盖下掌印落款,留下珍贵纪念。
“蓝田新婚礼”是蓝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策划的志愿服务项目。蓝田县委文明办综合科科长章超介绍,蓝田农村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大多群众外出务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留守人员是当前农村人口的主要群体。无论是理论政策宣讲,还是文化惠民演出,都面临难组织群众、受众少的问题。
“农村什么时候人气最旺?有人结婚的时候。”章超介绍,蓝田县充分利用农村婚嫁喜事这一节点,把群众精挑细选的“好日子”、农民聚集的“好时机”,作为文明实践的“好机会”,策划推出“蓝田新婚礼”志愿服务项目,将宣讲理论政策、推进移风易俗、文化下乡演出等内容充分融入农村婚礼现场,有效解决了文明实践活动中群众组织难、受众少、效果差的难题。
在邓小祥和周佳丽的婚礼现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担任婚礼主持人,并带领大家诵读《吕氏乡约》和《蓝田新乡约》。赠送给宾客的喜糖、毛巾等伴手礼的醒目位置上,印着“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拒绝餐饮浪费 培养节约习惯”等字样,让宾客们在充满喜庆的氛围里接受新思想的熏陶。
据了解,蓝田县组建新婚礼志愿服务协会后,积极动员全县婚庆行业从业人员加入其中成为推行“蓝田新婚礼”志愿服务项目的志愿者。目前,已有18家婚庆机构的35名司仪加入新婚礼志愿服务队伍。
蓝田县在县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设置“蓝田新婚礼”宣传区,向领证新人发放移风易俗宣传品、婚俗改革倡议书等,做到精准宣传;在“七夕”“5·20”等年轻人青睐的领证节点,邀请志愿者担任颁证员,开展“蓝田新婚礼”宣传签约活动,现场签订意向书和文明承诺书,让文明婚礼抢占婚庆市场;发挥农村红白理事会宣传、监督作用,对新人婚期进行摸底登记,在婚礼筹备阶段,工作人员在表达祝贺的同时,向新人及其家长宣传婚事新办、简办的理念,让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章超介绍,“蓝田新婚礼”志愿服务项目实行后,革除婚闹陋习,提倡婚事新办,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操大办,节俭、绿色的文明新风正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蓝田群众的日常生活。2019年以来,全县举办“蓝田新婚礼”752场。通过举办“蓝田新婚礼”,蓝田实现了“一户办婚礼,教育一村人”的效果,城乡文明程度、群众的文明形象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