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评论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07日

春运里看见流动的中国

陈嘉

节后返岗大幕开启后,我们欣喜地看到:平日里以省内车辆居多的包茂高速安康段,外地车辆明显增多,四川、浙江、重庆、江苏等省外车牌纷纷亮相。而就在春节假期,各类外地私家车遍布安康的乡镇,成为春节的一道风景。

作为劳务输出大市的安康市,每年有60余万群众在外务工。过去,他们扛着大包小包,提着大桶小桶,汇入返乡人潮。如今,很多人经过不懈打拼,拥有了私家车,自驾回家成为常态。这些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在各自的人生轨道上奋斗。从他们发展变化的轨迹,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流动的中国。

春运这段旅程,不仅饱含着无数炙热的心灵对重逢与团聚的渴盼,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中国。春运,从1981年被《人民日报》首次提出至今,已经40余年,其在一代代国人的集体参与中已经成为我们的共同记忆,并随着时代变迁被赋予新的内涵。无论是社会学视角下的人口流动,还是经济学视角下的资本要素涌流,抑或是政治学视角下的社会改革,春运都是一个极具动感与活力的词语,为我们观察当下中国提供了一个切口。

在绿皮火车的时代里,“慢车悠悠”体现的是经济落后的生存场景。如今,发达的高速交通网络如同毛细血管遍布我国大地。这是强劲发展的成果。从1988年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算起,中国用33年的时间,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公路网络,连接了中国99%的地级行政中心。地处秦巴山区的安康市,在2020年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交通运输这个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得到解决。目前,富强机场投入使用,正在建设中的西康高铁,都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道路通,百业兴。如果说基础设施建设为流动提供了必要条件,那么体制机制的创新则让流动变得更加畅行无阻。过去的秦巴山区产业基础相对薄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向外寻求发展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而如今,产业转移的东风吹到了这里,产业之花处处绽放。不仅江浙沪、珠三角的企业家们纷至沓来,越来越多的归雁也纷纷回到家乡,投资建厂,兴办企业,促进了各类资源要素的充分流动。这得益于改革进程的加快,在不断打破体制机制的障碍中激发出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流动,从来就是中国繁荣发展的密码。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通过更加充分的要素流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国家之间都将形成更深的连接,中国将进一步畅通内外双循环,“流动的中国”处处充满机遇和活力。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