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吕扬 实习生 高立
不久前的一天,西北某试验基地,由西北工业大学牵头研制的代号为“云雀”的某新型飞行器呼啸着飞向蓝天。
测控大厅屏幕上显示,“云雀”按照预定轨迹完成了全部的既定动作。
“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试验队队长于云峰教授高声宣布。现场响起了热烈掌声,参与这次活动的同学更是激动地拥抱在一起。
“此次飞行试验的圆满完成,表明了该型飞行器成功实现了真实环境下与用户的首次联合演练,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空白。”7月15日,于云峰教授感慨地对记者说。
此次飞行试验前后历时60余天,试验期间师生们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经历了特大沙尘暴等恶劣天气。
首次参与飞行试验的西北工业大学二年级硕士研究生曾诚之激动地说:“看到我参与设计的飞行器一跃飞天,突然感觉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了。对于以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更有信心了。”
“这是我第三次参与‘云雀’飞行试验,几年来,我们团队瞄准相关领域的薄弱环节,坚持通过自主创新攻克了一项项技术难题,完成了技术性能的不断超越。能为国家航天事业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我非常自豪。”博士研究生李权成说。
让李权成和曾诚之两名同学自豪和激动的不仅是这次试验的成功,更是西北工业大学在研究生培养上不断改革创新所取得的成果。
这次发射指挥员、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凡永华教授说:“作为学校研究生培养改革的试验田,学院成立了‘产教融合研究生培养示范团队’,这支试验场上的‘云雀’研究生培养示范团队便是首批三个团队之一。”
近年来,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以“课堂学习—计算机设计—实验室仿真—试验场地飞行”为模式开展研究生培养,学院利用大型科研任务与科研院所合作广泛紧密的优势,把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编入到型号任务中,在重要岗位上进行锻炼,并聘请科研院所的专家总师担任参与型号任务学生的校外导师,采取校内和校外双导师制培养。同时,学校与相关院所签订了协同育人合作协议,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让同学们在校期间就能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和型号飞行器研制任务,在锻炼中更快成长、成才。
团队学生在读期间,作为技术骨干要负责飞行方案设计、控制律设计、地面半实物仿真、外场联调联试等工作。每人要至少参与一项大型任务,至少去一次试验现场。
这次“云雀”研制、试飞过程中,多项核心技术都是由导师指导研究生承担攻克任务的。博士研究生王凡、李权成承担了该飞行器回收算法的设计工作;一年级硕士研究生罗毅、李田丰承担了该飞行器的回收方案仿真工作;二年级硕士研究生曾诚之承担了该飞行器导航算法的设计工作;二年级硕士研究生仇萌琦、张衷綦、赵振坤全程参与了该飞行器飞行轨迹的仿真工作。
对同学们来说,最艰苦的还是在试验场地做飞行试验。与用户一起联合演练时,需要长时间暴露在野外环境,同学们不仅要头顶烈日打桩放线、布置试验设备,还要反复查找演练问题,并进行溯源复现和及时解决。
这次发射前期,由于发射窗口短,团队连续奋战,联调联试,为做好准备等待发射时机,风餐露宿成为一种常态。
每次在试验基地,于云峰教授都要带领研究生认真地进行“双想”和“回头看”,确保试验任务万无一失。“双想”就是回想当前已完成工作中还可能存在的技术风险与问题,预想后续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技术风险与问题。“回头看”就是从头回顾系统设计—系统组装—地面仿真—飞行试验等全流程技术状态,认真核对,再排查和摸底。
于云峰教授说:“同学们到这支团队来,可以与总师面对面交流,可以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天上的飞行器,打通学生从知识到能力,从课堂到试验现场的‘最后一公里’。这次发射,团队同心协力、不畏艰难,展示了过硬的素质,最终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2016年以来,“云雀”研究生培养示范团队共进行了19次飞行试验,19次全部成功,为相关行业培养了10余名博士、30余名硕士,用人单位对团队毕业生给予了高度评价。
凡永华教授说:“我们要为国家培养更多卓越创新人才,为国防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