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理论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04日
讲好战疫“大思政课”

李婷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需要不断守正创新,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进一步办好思政课、继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路径。“大思政课”需要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校情等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经历了西安抗疫斗争,在西安的各高校不仅要做好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更要利用好战疫鲜活素材,讲好“大思政课”。

思政小课堂和战疫大课堂相融通

“大思政课”具有开放性和融合性,不是死板教条的,它需要思政课教师围绕铸魂育人使命和学生成才实际,在教学内容上将课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只有关注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所思所想所悟,从学理依据、价值立场、思维方法等角度为学生解惑释疑,才能把课本知识讲通、讲深、讲透,达到知识内化、价值引领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素材的选用上,“大思政课”还需要关注时效性。只有及时动态地跟进国家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大事和民生要事,将党治国理政最鲜活的事实转化为教学素材,才能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课程的延展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大事,青年学生也不例外。疫情是危机,但危机中蕴藏着育人的契机,抗疫过程中有许多可感、可信、可敬的事例能够力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运用这些宝贵的课程资源,可助力我们上好上活抗疫这堂生动深刻的“大思政课”。

在当前疫情防控已经成为常态化的大背景下,思政课教师还要善于就地取材,在战疫的大课堂中找寻学生的身边人和当下事来丰富、充实思政小课堂。西安疫情期间,各高校的学工队伍、机关干部、教师和学生志愿者积极投身抗疫一线,拧成一股劲,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校园里不论白天还是黑夜,志愿者都在忙碌奔波,为抗击疫情默默贡献。校园战疫的事迹为思政课提供了生动、鲜活的教学素材,思政课教师可以把这些抗疫的典型事迹及时融入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身边故事讲述“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用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让学生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用依法抗疫的案例阐释法治思想的重要性。

理论深度与实践力度相结合

“大思政课”强调“社会即课堂”的理念,主张将传统思政课堂延伸至社会空间和生活中间。“大思政课”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既要有理论深度,又要有实践力度。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党的创新理论的精神内涵,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增强“四个自信”,使课程内容入脑入心。同时实践教学也是检验理论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合一是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体现。

实践教学重在落细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身处其中的大学生而言是一堂终生难忘的“大思政课”,他们既是这堂“大思政课”的聆听者,也是亲历者和参与者。疫情是历练大学生意志,唤起大学生国家认同、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契机,教师要把抗疫的“战场”变为育人的课堂,将抗疫志愿服务纳入实践教学活动,并在考核中予以肯定。教师通过发挥思政课价值的引领作用,鼓励更多学生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参与到抗疫志愿服务中,助力抗疫。通过抗疫志愿服务,使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观点等内化为具体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同时,志愿服务参与度也是育人成效重要的试金石。面临战疫大考时,平日里的普通学生和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样,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勇于担当,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这样一批有担当、肯奉献的大学生,正是我们要培养的时代新人,在他们身上彰显着新时代中国青年应有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协同

“大思政课”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需要各门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形成育人合力。同心战疫正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共同的发力点,各门课程都要将“专业小课堂”同“战疫大课堂”结合起来,用战疫实践激发思政力量,汇聚育人合力。

思政课程在战疫“大思政课”中发挥着显性教育的作用。通过理想信念的教育,使大学生在抗疫斗争中坚定信心,听党指挥;通过中国精神的讲授,使大学生相信只要有中华民族守望相助、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就能凝聚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使大学生深切体悟只有建立共同的价值目标,一个国家和民族才会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才会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通过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使大学生明白爱国就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要将“小我”融入“大我”,爱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战疫就是现实中的爱国,需要我们每一个“小我”的参与。

课程思政在战疫“大思政课”中发挥着隐性教育的作用。各门专业课可将战疫作为课程思政的发力点,立足专业优势、学科特长,针对战疫开展特色课程思政教学,同时也可指导大学生利用专业所学集思广益或进行发明创造,助力疫情防控。例如心理学相关课程可针对疫情隔离期间如何开展心理疏导,防止出现恐慌焦虑、孤独烦躁等情绪展开教学;医学相关专业可结合专业知识进行科学抗疫教育,运用疫情期间“最美逆行者”的感人事例讲述“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

总之,在“大思政课”的理念下,我们要把思政课置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讲,要在大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全方位中来讲。一方面,要讲好战疫故事,上好“大思政课”;另一方面,要发挥思政力量,助力抗疫,将立德树人书写在抗疫的战场上,在抗疫的生动实践中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