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西北政法大学师生参观校史馆,感悟红色历史。本报记者 吕扬摄
本报记者 吕扬 通讯员 张佼
步入西北政法大学新老校区,“陕公大礼堂”“陕公路”“老延大路”“红色基因石碑”……这些古风扑面的楼宇、道路,仿若让人置身于一个历史的红色时空,心生敬意。
西北政法大学前身是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陕北公学,后历经延安大学、西北人民革命大学、西北政法干部学校、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等时期。数十年来,学校立足自身红色资源优势,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让红色文化贯穿育人全过程。
让红色基因世代相传
“红色基因是我们的传家宝,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是流淌在西法大人身上鲜红的血液。只有自觉扛起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的历史使命,才能真正体现出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西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孙国华说。
在西北政法大学校史馆,当年毛泽东同志为陕北公学的题词,如今刻在校史馆墙壁上。这里也成了学校开展红色教育的基地之一。广大师生走进校史馆,通过朗诵题词、唱响校歌、红色文化演讲等方式,开展系列校史教育活动。
“怀揣红色梦想,镌刻红色烙印,流淌红色基因,这是我们弥足珍贵的印记。”每次来到这里,学校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学生冯芝颖都有更深刻的感悟。
为了让红色校史贯穿育人全过程,西北政法大学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
每逢清明时节,学校都会组织师生前往烈士陵园,向曾任延安大学、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校长的李敷仁烈士的墓碑敬献花圈,聆听老校长不平凡的一生。“永远不要丢掉延安精神,不要丢掉延安大学的好作风,不要忘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老校长的谆谆教诲历久弥新,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依旧是一代代青年学子感受党的光辉历程,感悟伟大革命精神,鞭策自我、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80多年来,学校将传唱《黄河大合唱》作为一项传统不断赓续。“我们就是要将《黄河大合唱》所代表的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转化成创建高水平大学和红色文化育人模范大学的强大动力。”西北政法大学校长杨宗科表示。
“如今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用血汗换来的!”先后在延安大学韩城分校、西北人民革命大学、中央政法干校西北分校、西安政法学院以及西北政法大学学习、工作、生活了近70年的马朱炎老师时常为青年学生讲述过去那段难忘的故事,他感慨地说:“我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党的培养和教导,我要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所有力量。”
“从战火纷飞的年代走过才能够更加体会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曾参加渡江战役的学校功勋教授刘振江老师等十余位离休老党员、数十位“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走进教室,向广大师生深情讲述过去的故事,成为见证峥嵘岁月、再现历史“原味”、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最生动和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为思政教育注入鲜红底色
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传承红色基因、培养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近年来,西北政法大学将传承红色基因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为思政教育注入了鲜红的底色。
“红色校史记录着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奋斗历程,跨越历史时空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学校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李清霞说。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西北政法大学专门成立了红色文化研究中心,深入挖掘红色校史,编印系列校史图文资料,编写党史学习教育参考读本《红色故事》,拍摄红色校史宣传片,形成传承有序的红色基因校谱。同时,学校积极参与保护陕北公学旧址、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等红色校史教育基地,定期组织“传承红色基因重走校史路——‘寻根之旅’活动”;组织新入校学生、新入职教师,前往校园“红色打卡处”,了解学校的红色故事。
学校举办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先锋”为主题的思政教育系列活动,采用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增强思政育人的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让学生成为历史的“参与者”,以红色文化认同感提升时代责任感。
“通过红色文化教育,我更加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也更加明确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新闻传播学院学生许静说。
同时,学校发挥法学学科资源优势,为法学本科生开设全国高校首门革命法制史课程——《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国内首部革命根据地法制史教材——《陕甘宁边区法制史概论》,设立重点教改项目“红色基因融入本科实践教学的探索”,成立“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与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及延安新闻纪念馆合作开展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史研究,深入推进红色文化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师生头脑,取得了良好效果。
学校还组织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红色法治教育话剧《庄严的审判》,将红色文化教育、法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与红色基因传承相融合,增强了红色文化教育的鲜活性、感染性,引起师生强烈共鸣。
《庄严的审判》主演雷经天的扮演者、经济法学院学生梁思伟也深有感触地说:“参加该剧演出,党的初心使命直达心底,感觉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的种子被深深地种进了心里。”
营造红色文化育人氛围
近年来,西北政法大学把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学校优良传统融入第二课堂,构筑“以红色文艺活动为引领、以学生文化活动为重点、以社团文化活动为补充”的第二课堂育人新格局。
学校将传承红色基因融入社会实践主题,每年组织十余支社会实践团队赴革命老区延安以及贵州、云南等地,开展主题调研并进行公益活动,深化青年学子对革命传统、革命精神、革命情操的感悟。学生马克思主义学社、红色文化宣讲协会积极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司法为民”活动,在实践中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
“每一次红色教育活动都是一次思想洗礼,一次思想升华,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坚定信仰、什么是依靠群众、什么是勇于胜利。”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前,暑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大三学生李考考说。
“通过参加活动,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体会到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史,深受教育。”刑事法学院学生吴孟欣表示,会更加坚定地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书写属于时代青年的华美篇章。
在红色文化的教育感召下,80多年来,西北政法大学为党和国家培养了16万余名建设人才,其中4万余名毕业生扎根边疆和艰苦地区建功立业,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