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副刊
发布日期:2021年09月08日
怀念母亲

焦秋娥

2021年8月16日,是我人生最黑暗的日子,母亲走了。我失去了最疼爱我的妈妈,失去了对我最牵肠挂肚的妈妈。当“妈妈”再也叫不应的那一刻,我肝肠寸断,泪水已冲不走流不尽我的悲痛。

自古悲秋伤别离,没想到这个秋天的别离竟然是永别。母亲走后的几天里,一走进母亲住过的房间,嘴边就不由自主地喊“妈”,坐在母亲的炕头上,似乎还握着母亲热乎乎的手和她拉家常。可当端到供桌上的鸡蛋羹凉了也不曾被动过时,她爱喝的茶从早到晚也没喊我续水时,我明白母亲已经永远离开了,那一刻,思念填满了日日夜夜。

母亲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勤劳、节俭、善良、热心、乐观的品质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将恩泽后代,福荫子孙。

坚强乐观的母亲,从嫁到我们焦家那一天起,就挑起了沉重的家庭重担。那时候,她也只有二十多岁,年轻得如同现在的花季少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家中生活特别困难,而父亲的早逝,更是雪上加霜。坚强的母亲默默承担了一切,她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娘,独自抚养几个子女。在青黄不接的二三月里,她曾给我们讨来一盆不同颜色的大小不一的馍蛋蛋,我无法想也不敢想母亲经历了什么,背着母亲偷偷流泪,无法咽下母亲的苦难,这件事至今想起来我还是心如刀绞。几十年里,我不曾看见母亲流眼泪,也没听见过母亲诉过苦,说过累,抱怨过什么,更没听她诉说过父亲走后40年的孤独和无助。我们只看到她温和的笑容和夜以继日的劳作,只记得她一夜间白了的头发。心怀感恩的她,对别人的一次微笑,一声问候都心怀感激。

热爱生活的母亲,精明能干。不管日子过得多么艰难,母亲总是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过年没有白面馍,想办法都要把黑面玉米面做出很多花样,自制的灯笼在元宵节点亮家里的每个角落,端午节时给我们姐妹每人都有可以炫耀的香包,七夕节带我们在葡萄树下探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中秋节给我们讲述嫦娥玉兔的故事。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一直陪伴着她的一生,看到花,看到水,看到美景她总是由衷地赞美,带她一起赏牡丹、观灯展,她总是兴致勃勃,如孩童般充满好奇和快乐。

母亲一辈子干净爱好,细心精致,我们住的土窑洞平时总是打扫得干干净净,墙壁炕边用白土刷得雪白,厨房锅灶一尘不染。在缺衣少穿的年月,虽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母亲也让我们穿得干净整洁。后来她上了年纪,手脚不大灵便,出门前总让我把她的鞋擦干净,然后用手拢一拢那一头雪白的头发……

豁达的她从不计较一时的得与失,不和不懂事的晚辈计较、不和爱占便宜的人计较、不和以强欺弱的人计较、不和不讲理的人计较,总能体谅到别人的难处,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母亲是一个有大格局的人。

真诚和善的母亲到新的环境很快就能交到朋友,每次到我住的小区来,都能找到一些志趣相投的老年朋友。回老家后,那些阿姨婶婶们常常惦念和牵挂她。心底宽敞简单的她看到的夸赞的总是事物好的一面,心里充满了阳光,满身正能量,赢得了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的喜爱。开朗幽默的母亲爱说爱笑,和谁都能友好相处,不论亲人和朋友,和她在一起都会感到温暖和怜爱。

和善温和的母亲从没给我们发过脾气,没打过我们。她那双灵巧的手总能把粗粮变美味,总在半夜的油灯下纺线织布缝衣做鞋,让我们吃饱穿暖。她一辈子不愿意给儿女们添麻烦,从不向我们要求什么,总能体谅孩子们的忙碌和不易,她说:“纵使千难万难也不让孩子们为难。”

自律的母亲到老年生活规律,早睡早起,坚持锻炼。喜欢吃家常饭,也很少生病。 可是,不生病的母亲还是走了,我们阴阳相隔,永不得见。妈妈,您为我们树立的良好家风已渗透我们的生活,您的品格已融入我们的血液!我们会努力活成您的样子,做一个让人喜爱受人尊敬的人,这是对您最好的报答。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好友 51.9K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