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1年07月26日
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锻造新时代政法铁军
“如果有下辈子,我还要做一名刑警”

本报记者 郑斐

“对一名刑警而言,明天永远是一个未知数,你无法预知下一起案件什么时候发生,下一个蹲守点在哪儿。”7月23日,榆林市公安局榆阳分局刑侦大队教导员高智君说。外表斯文的他做刑警已经22年,无怨无悔。“做刑警又苦又累、流血流汗,还顾不上家,也没有丰厚的物质回报。但是,我们的工作寄托着群众的期待。”

高智君办公室柜子里,除了码放整齐的全国各地交通图外,最显眼的就是一个黑色大行李箱,里面备着基本生活用品。1999年大学毕业从事公安工作以来,高智君一直战斗在刑侦岗位,出差、守候、追捕、审查成了家常便饭。高智君说:“一旦接到出差任务,研究好路线,我拎着包带着案卷立刻就出发。”2012年,高智君出差在外达8个月,同事们都称他为“出差专业户”。

2002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深夜,高智君接到任务,要去安塞解救一名被绑架的女孩。出发前,奶奶拦住他说:“今天过小年,晚一两天再去不行吗?”

高智君劝慰奶奶说:“过小年了,那女孩还在犯罪嫌疑人手里,她的家人该有多着急呀。咱当警察的多吃点苦,群众就能少受点罪。”

说完,他辞别家人,和同事驾车连夜赶往安塞。由于天黑下大雪,山路湿滑,警车不慎从30多米高的悬崖跌下,高智君右大臂骨折,双侧血气胸,幸亏被及时送到医院抢救才捡回一条命。“受伤后,亲戚朋友都劝我换个清闲岗位,奶奶更是哭着不让我去上班。”高智君回忆说,最终,家人拗不过他对刑警工作的热爱,还是尊重了他的选择。

侦查破案,不是简单的打打杀杀,而是要在有限的细节中发现疑点和线索,这不仅需要执着和敏锐,更需要逻辑思维和缜密推理。有一次,一名女青年被害,由于没有目击证人、没有监控,案件一度无从下手,死者父母悲痛欲绝。一时间,谣言四起,附近的年轻女性都不敢独自出门。

高智君接下案子后,一次次查证排除,又一次次陷入失望。10天过去了,可疑对象从20多人,缩减到10人、5人,最后归零。高智君没有气馁,又对前期收集的百余条原始线索重新排查,终于得到有价值的线索,将犯罪嫌疑人刘某纳入侦查视线。

突审时,当高智君把证据、照片、资料一份份摆出来时,刘某不得不低头认罪。

案件侦破后,当地群众自发组织了秧歌队,敲锣打鼓给高智君和战友们送来锦旗。

“办案就是一种考验、一种磨练,你越是急躁越办不好案,一定要沉下心来,仔细分析。”高智君说。

曾经,以李某为首的黑恶势力团伙,在榆阳城区犯下多起暴力性刑事案件,群众谈虎色变。高智君刚接下案子,身边就有一些人劝他放弃:案件难度大、阻力大,容易得罪人。但高智君和他的战友们却决心一定要打掉这个犯罪团伙,还老百姓以安宁。

经过半年多调查取证,一张大网悄然在陕西、四川、辽宁同时撒开,高智君和战友们一举抓获黑恶分子30多人,缴获大量作案工具,先后整理案卷50多本、1米多厚,成功破获这起“榆林扫黑第一案”。

跟班学习的徒弟延林桅说起师傅高智君满脸敬佩:“他平时话不多,但他用实际行动教会我如何成为一名合格刑警,那就是永远要将每一起案件的受害人放在心里,嫉恶如仇、惩恶扬善,打击犯罪、匡扶正义。”

从警22年,高智君参与侦破5000多起案件,摧毁黑恶团伙80多个,连续12年实现命案破案率百分之百。高智君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并多次获嘉奖。2016年7月,高智君荣获陕西省公安机关“汪勇式个人”称号。2017年5月,他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称号,并被聘为榆林市委政法委“首批法律专家库专家”、榆林市公安局“扫黑除恶案件侦办指导专家”。

“如果有下辈子,我还要做一名刑警。”高智君说。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