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副刊
发布日期:2021年07月18日
一场与雪域高原的约会

崔晓怡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里,一群藏族学生身着民族服饰,以天籁般的歌声唱响心声,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他们是该校“阿里班”的学生,从雪域高原到渭河之畔,在这里开启了一段求知筑梦的人生旅途。

阿里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的西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那里有着最纯美的景色,却也有着最艰苦的生存条件。

2020年,按照教育部脱贫攻坚职业教育东西协助行动和陕西省对口支援西藏阿里项目要求,在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渭南职业技术学院与阿里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签订了对口帮扶框架协议,再次携手、缔结友谊。

阿里地区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当地牧民居住分散,求医问药和孩子的教育问题,长期以来,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头号难题。

要解决就解决阿里人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反复论证,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决定从“马背诊所”和“云端幼教”两个精准教培项目着手,为牧民们培养一批乡村医生和幼教师资。

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爆发打乱了原本的教学培养计划,招录的47名藏族学生无法按时来到渭南,原本周密部署的教学培育计划不得不搁置。怎么办?“他们来不了,咱们就‘飞’上高原,决不能耽搁孩子们的课程!”校领导班子成员态度一致、斩钉截铁。

志愿征集令发布后,许多老师踊跃报名。很快,许清印、杨文华、马军峰、李少海、邢健、左馨、胥朵7名老师“送教”到阿里。他们克服高原反应的不适,深入阿里地区的普兰县巴嘎乡卫生院、普兰县巴嘎乡双语幼儿园走访,掌握藏区常见病防治及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现状,对授课计划进行修订。

藏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课程的授课质量。老师们迅速改进教学方法,化复杂理论为形象比拟,注重运用和操作,让学生们便于接受、易学易会。

送教期间,渭南职业技术学院老师的付出,展示了陕西人、渭南人的风采,处处流露着真帮真扶的深情,在阿里职校师生间留下了美誉。

“‘罗参措’是上课,‘罗参杰’是下课,‘康桑’是您好,这是他们教我的藏语。如果我在课堂上讲一句,气氛瞬间就被点燃……”马军峰老师回忆,纯真又质朴的学生,也给自己带来无限的教育激情。

“他们的眼睛清澈又干净,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向往。在阿里孩子们淳朴、稚嫩、天籁般的歌声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努力向上的精神。面对他们,教师的职业使命感油然而生。”杨文华老师说,“送教”经历让自己终生难忘。

2020年9月7日深夜,夜幕笼罩,城市一片寂静,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南大门灯火通明。校领导,有关处室负责人、工作人员以及学生志愿者们带着期盼的目光,已等待多时。

“快看,来了,来了!”随着路口转角处车灯闪现,大家兴奋地拍手呼喊,迎接47名藏族学生。他们班被学校师生们亲切地称为“阿里班”。

对于有着百年师范教育史和五十年医卫育人经验的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来讲,这不是以往轻车熟路的教书育人。藏区最实际的问题还是缺乏具有实用技能的医生和幼儿教师,而且这些藏族孩子普通话还不够熟练,学习理论时往往力不从心。

为了解决藏区的燃眉之急,让“阿里班”的孩子们能够学到最接地气、最实用的技术,学院有针对性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从最接地气、最实用的技能入手,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学校给“阿里班”配备了最强的师资队伍。他们大多数都是副高及以上职称的老师,教学经验丰富,用最简洁最管用的方式,就能把满满的“干货”传授给学生。

同时,学校充分运用了丰厚的实训实践资源,在中医药实训基地、护理实训基地、学前教育实训基地、市图书馆、附属幼儿园、附属医院等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课程,有效确保了教学的实效性。

医学院增加了技能课和实践课的课时,着力培养学生们掌握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使他们成为能针对高原地区常见病、多发病做出诊断、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管理服务的实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真正为牧区百姓培养一批“马背上的医生”。

师范学院则减少了教育理论的学习比例,增加了幼儿教师必备的“讲、谈、唱、跳、编、画、做”七项基本技能的培养比重,努力做到上手就能学,一学就能会,会了就能教。把幼儿教育培育的课堂开设到高原牧场的帐篷里,开到广大牧民的心坎上。

通过近一年的学习,学生们对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已经打下了很不错的基础,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和提高,他们就要逐步进入实习阶段。这群高原的“雏鹰”,已经跃跃欲试了。

除了日常教学之外,学校还为他们安排了丰富的各类活动。

医学院为了让阿里职校的学生体会到中医养生的概念,教授阿里职校乡村医生班的22名同学练“八段锦”,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很高,练习时动作规范认真,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团委的老师带“阿里班”的学生们到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游览,感受大唐遗风,体会陕西古韵。

春节的时候,学生处组织藏族学生一起写春联、包饺子,感受汉族春节文化。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下,在周围老师热情的掌声里,这些能歌善舞的藏族孩子跳起了传统舞蹈“锅庄”。

老师们也经常会为这些孩子们带些老家的特产尝鲜,医学院的朱龙龙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麻袋冬枣,乐得孩子们直夸“渭南的冬枣真脆真甜真好吃!”“阿里班”的随班老师刘永说:“渭南职院的老师们经常会去市场上买来最新上市的水果给我们,香蕉、苹果、梨、猕猴桃……孩子们从未缺过水果。”

在渭南职院,这群来自阿里的孩子们得到了最好的照顾和最暖心的呵护,还交到了不少汉族朋友,他们一起打篮球,一起排练节目,一起分享家乡的美食,一起谈天说地、共诉理想……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还专程带着“阿里班”的学生们去往革命圣地延安、富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景点,接受党史学习教育,畅谈心得体会。

索南曲措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谋幸福,每一步都走得很不容易。我毕业后想去参军,在祖国的西藏边境线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想做一名‘马背上的医生’,永远守护家乡父老的健康。”多布杰说,这是自己早已确定的人生规划。

“能够来渭南学习,就是党对我们少数民族关怀的体现。我要学好本领,以后当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让更多的藏族孩子知党恩、感党恩。”岗加说。

他们中还有人想要做护士,想要考大学、读硕士,想要做警察……他们都有着美好的人生理想,并为了理想在努力奋斗着。

红色文化激荡出青春的力量,雪域“雏鹰”即将展翅高飞。让我们祝愿这群充满理想、积极向上的“雏鹰”,希望他们能够快快成长,展翅翱翔,成为雪域高原真正的“雄鹰”,用他们坚实的臂膀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撑起一片更美的蓝天!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