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副刊
发布日期:2021年07月18日
杨家岭的第一缕阳光

孙亚玲

我15岁那年,曾和父母一起登上华山,用脚步走过它的躯体,在东峰上亲眼看着第一道霞光跃出地平线。我30岁那年,也曾和几位文友登上太白山巅,在大爷海看第一缕阳光的出现。在我50岁这年的4月16日的清晨,在杨家岭的山峁顶端,我看见了一轮红日撞开黑色的天幕,徐徐升起。

明明早已对每日照常升起的太阳司空见惯,可为什么当我站在杨家岭这片热土上,面对这里的第一缕阳光,还是会眼含热泪、心潮澎湃呢?

因为,太阳给予了大地无私而伟大的馈赠。阳光,是温暖,是希望。每一个清晨,第一缕阳光敲碎漆黑的夜幕,黑暗随即在阳光的照耀下消失溃散。冉冉升起的红日,宣告了新的一天的来临。花草树木、世间万物都紧随着第一缕阳光从沉睡中醒来,为新的一天欢呼雀跃。领导中国人民同一切反动派作斗争的党中央的领导者们,不正是我们新中国的第一缕阳光吗?在整个中华民族都被黑暗笼罩的旧时代,他们张开臂膀,用巨大的双手,撕开了黑夜这层幕布,将光明和希望传递给整个中华大地。

我对杨家岭很熟悉。多年前因工作原因,我曾在此停留过半年之久。参加工作后,更是多次来到这里,或参观,或学习。可即便这样,我仍对讲解员讲到的“延安每天的第一缕阳光,是最先照到杨家岭的山峁上,照到毛主席当年居住的窑洞上,然后才扩散到其他的地方”的神奇景象而感到震惊。杨家岭啊,你何尝只是接引了延安每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当我再一次走进杨家岭革命旧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树木成林、环境清幽的山山峁峁,引我入院的是四季常青的松柏和树上不断传来的鸟鸣声。当我看到介绍一大到六大胜利召开的石碑时,那些熟悉的名字和所记载的内容还是让我的心情极不平静。回想鼓角争鸣、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不再受外国列强的欺侮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不禁流下热泪。和我并排站着的是位福建大姐,她胸前戴着党徽,手里拿着红旗,默默地、静静地看着。趁他人不注意时,她悄悄地塞给我两张纸巾,一边用手做着拭泪的动作,一边用闽南话给我说着什么。尽管我听不懂她说的话,但是我却能感觉到她也和我一样激动,她的肩膀上下颤抖,呼吸急促。接过纸巾拧过身,我便向院内最醒目的建筑——中央大礼堂走去。

之所以说它最醒目,是因为它的气势比周边任何建筑都要高大雄伟,在杨家岭这多是土窑、砖窑的院里,它是矗立在院内唯一的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

礼堂里的摆设仍然保持着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时的旧貌。墙上插着的24面红旗代表党24年的艰难历程,V字形木质旗座代表着胜利,“同心同德”四个大字,代表着党的坚定信念。看着这些旧物,我轻手轻脚地走到中间一排,静静地坐在靠墙的一把椅子上,仿佛自己也是当年的代表。低头沉思良久,感觉自己愈发显得渺小。在条件优越的今天,我又能为人民和社会做点什么呢?

站在毛主席旧居前,看着那些没有屋檐的窑洞,仰头望天,苍穹间那缕温暖的阳光,永远属于世界万物,属于万千花草树木,属于最广大的劳动人民。

延安啊延安,是您孕育了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是您孕育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是您茁壮了新中国,使中国傲然地挺立于全世界的目光之巅。

昨日还黄沙漫天的延安,今日却艳阳高照,天蓝得像水洗过一样,没有一丝丝杂尘,干净得纯粹。阳光透过薄云温柔地洒在杨家岭的沟沟峁峁上,洒在南来北往的游客身上,舒服又惬意。沐浴着杨家岭这神圣的阳光,听着从山下中央办公厅旧址里传来的游客的歌声,我也不由得随着音乐哼起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