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杨小玲
“我们旬邑的苹果又甜又脆,快来尝一尝,现在的价格很实惠哦!”4月18日,在咸阳市统一广场的“劳模消费帮扶”专馆内,张爱玲正在向过往行人热情地推销旬邑苹果。“这次展销的是我们的新品种苹果。像这种黄色的苹果叫瑞雪,之前的批发价最低一斤也得8元,在这里的展销价是10元2斤,这几天很多过来买的都是回头客,销量非常好。”
张爱玲是土生土长的旬邑人。1993年,她大专毕业后,原本计划和几个小姐妹去广州打工,行李都收拾好了,但暑假在村里果园打工的经历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她发现,旬邑虽处于苹果优生区,但本地苹果因为品质不高,缺少销售渠道,完全卖不上价。与其去外地打工,还不如留下来把旬邑苹果做强做大。说干就干,她凭着一股年轻人的闯劲,贷款1万元,开始自己种植苹果。
张爱玲把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果园里,遇到问题,就随时向有经验的果农请教。数年后,她的果园终于有了一定规模。就在张爱玲开始暗自欣喜时,在一次农产品展销博览会上,她看到一家企业生产的苹果论个卖,这让她颇为吃惊,也让她产生了新的想法。
张爱玲意识到,苹果要想卖出高价钱,就需要有与之匹配的高品质。2005年,她决定尝试种植富硒苹果。张爱玲从源头开始,采用专利技术改良土壤环境,降解土壤有害残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经过两年的努力和试验,她终于培育出了安全、有机、营养的旬邑马栏红典西牌富硒苹果。2007年初次上市试销,平均每公斤价格比普通苹果高出20元,部分精品苹果一个就可卖到15元,竟然被抢购一空。这让她信心倍增,她决定扩大生产走规模经营的路子。
2012年,张爱玲创建了陕西德盛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集生产资料销售、技术服务、苹果培育、收购、销售于一体,带动了5000多名果农增收致富。“我们公司根据种植户的不同需求,指导大家种植玉华富士、秦冠、嘎啦、蜜脆、瑞阳、瑞雪等多个品种的苹果,并聘请了50位‘土专家’,全程为大家提供技术指导。”张爱玲说。
“我觉得,目前在种植技术方面都不存在太大问题,主要需要改变的是思想和观念。以前,大家都觉得苹果结果数量越多越好,不愿疏果,导致果子普遍都不大。我给他们说,只有把数量控制得少一些,苹果质量才能上去,才能卖出好价钱。”张爱玲告诉记者。张洪镇下皇楼村的潘新军就是新观念的受益者之一。自从听了张爱玲的建议,他的7亩果园每亩苹果的收入比之前增加了10%。
为了让果农们舍得为果树施有机肥,2019年张爱玲还专门建设了5000平方米的生物有机肥生产车间,并以成本价出售给果农。“只有给果树‘喂饱’了有机肥,苹果的口感才会更好,也才有可能将旬邑马栏红典西苹果的品牌打出去。”如今已是旬邑苹果产业协会秘书长的张爱玲说。
“目前,我们秋季的苹果因为有冷库保存,可以销售到来年8月。8月以后,夏苹果上市无缝衔接,客户一年四季都能品尝到健康美味的旬邑苹果。”张爱玲充满信心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