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14日
优秀共产党员风采
“只要努力干,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记丹凤县武关镇毛坪村党支部书记李栋

本报记者 周明

回首来到大山深处的三年时光,李栋常常觉得,时间不仅改变了毛坪村,也改变了他自己。

坐落于秦岭深处的丹凤县武关镇毛坪村山大沟深,用当地人的话说,这里曾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边远山村。土地瘠薄、交通不便,村民们分散居住在毛坪沟、石门沟两条山沟间。

以前,村民们脱贫致富的愿望虽然强烈,但受产业缺乏、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一直处于增收无望、致富无门的困境中,乡亲们的不满情绪也越来越多。

2017年来到毛坪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李栋就碰到了一个大难题。“当时正值贫困户数据核实和清洗的关键时间点,群众反响大、意见多,村委会办公室每天人来人往。没有被确认为贫困户的想进去,在册贫困户怕被清洗掉,每个人都是一脸的不服气。”李栋回忆道。

面对群众的不理解,李栋带领村“两委”干部逐户宣讲数据核实标准和清洗政策。常常是过了深夜12点,他还在村民家里讲解政策、做思想工作。这股拼劲也为自己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我们认下了这个村党支部书记,愿意和他攀谈交心,把这个小伙子当成自己人。”毛坪村村民们说。乡亲们的信任也让李栋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带领村民们蹚出一条致富路,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前些年,毛坪村引进了茶产业,但由于缺乏资金、缺少专业技术指导等原因,经济效益一直提不起来。作为村上引领群众致富的核心工程,李栋心里明白,不能让这个好不容易在困境中寻找的出路就此断了。

李栋决定组织村上党员干部群众出去考察学习,他还通过网络学习种茶知识,并常常向外地的种茶专家电话“取经”。这样不间断学习了两年,李栋已经熟知茶叶种植的各个环节,俨然成为一名“老茶农”。学会了技术,他天天往加工企业、贫困户家中跑,商议茶产业发展方向,为贫困户送技术送政策,并牵线建立了茶叶合作社。

“我自己有5亩茶园,每年收入几千元,加入茶叶合作社后,不但可以入股分红,农闲时还可以在茶厂打工,增加一份收入。”村民刘宏说。目前,仅通过发展茶产业,毛坪村人均年增收已超过3000元。

产业发展起来了,群众收入提高了,交通不便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我们村的地势是两条大沟,石门沟的位置更为偏远,群众修路的呼声一直很高。”7月2日,走在乡间小道上,李栋向记者讲述着当时的修路过程。

据李栋介绍,石门沟至毛坪沟坡陡沟深,由于施工难度高,村上实属有心无力。面对困难,李栋多方争取支持,在当地相关部门的帮助下解决了资金问题,并最终打通了两地道路,使出行距离整整缩短了4.5公里,极大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毛坪村早已成功实现脱贫,可李栋觉得还应该为村上拓展产业项目。“只有产业更加多元,才能稳固乡亲们的致富路。”在其推动下,村上成功引进了天麻、猕猴桃等产业,乡村旅游近几年也发展得越来越好,先后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等称号。

走在如今的毛坪村,蓝天白云下,绿树青山间,宽阔平整的道路已然成为村民的致富路,不仅方便了与外界的联系,更为村上产业的快速发展铺平了道路。“只要努力干,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李栋说。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