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脱贫攻坚
发布日期:2020年06月06日
听院士讲述“麦田阻击战”

康振生院士正手持麦穗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师生上课。 本报记者 程刚摄

本报记者 程刚 通讯员 靳军

“今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我们不仅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还遭遇了近10年来最为严重的小麦条锈病。可喜的是,我国不仅有效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也控制住了小麦条锈病。”5月24日上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曹新庄农场的小麦试验田里,一场特殊的“田间课”正在进行之中,主讲人是全国著名小麦条锈病防治专家康振生院士。

“小麦条锈病会让小麦叶子枯死,最终使小麦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它造成的小麦产量损失通常以‘亿斤’为单位。”康振生院士俯身从试验田里拔出一枝感染了条锈病的麦子,给师生们展示着病麦的“惨状”。在他身边,有着两块截然不同的试验田:右侧是受条锈病侵害的麦田,枝叶枯黄、麦穗干瘪;左侧是喷施药剂后的麦田,枝叶泛绿、麦穗饱满。

康振生说,2019年,全国多地小麦偏早播种,加之秋季多雨,冬季气温偏高,给小麦条锈菌的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进入今年春季后,适宜的雨水再度助长条锈病孢子的疯狂传播,我国小麦条锈病呈现出发生早、范围广、程度重的态势,为近10年来所罕见。

面对小麦生产中出现的特殊气候条件和条锈病的异常表现,康振生院士从1月中旬开始,就带领团队成员赴陕西宝鸡、四川绵阳、湖北襄阳和河南南阳等地,开展小麦病虫害普查,提前一个月发出条锈病大流行的预警,还向我省及国家相关部门提交报告,提出“春病冬治,控前保后;控西保东,打点保面”的防治策略并深入一线进行指导。

3月10日,在康振生院士的积极倡议下,我省首次在早春启动了小麦条锈病“一喷两控”行动;4月20日,我省启动了全面防控小麦条锈病行动,比往年的防控举措提早了一个多月。“今年,在陕西关中,‘防控条锈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宣传氛围浓厚,自走式喷雾器、无人机等先进设备也利用起来了。”康振生院士说。

陕西关中灌区和北部旱地麦区是我国小麦条锈病菌东西部菌源交流的“桥梁”地带,是小麦条锈病菌重要的“越冬区”,直接影响着陕西乃至我国北方麦区粮食安全。康振生院士比喻说,做好陕西小麦条锈病防控就如同做好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只要陕西条锈病控制好了,全国就能控制住。

陕西条锈病的防控效果如何?康振生院士高兴地说:“陕西防控的效果达到了95%,我可以告诉大家,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小麦主产区丰收已成定局!”

对于这场不为大众所知的、惊心动魄的“麦田阻击战”,康振生院士总结道:“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像我国这样,通过党和政府的指导,全面动员起来防控小麦条锈病,这和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一样,都体现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应届博士毕业生郭嘉告诉记者,在这个小麦丰收的特殊时节,这次“田间课”让自己真切感受到,防治小麦条锈病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更真切感受到了老一辈农科专家情系农业、情系人民的奉献精神!

记者手记

麦田里的“西农精神”

程刚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曹新庄农场小麦试验田里,康振生院士已经奋斗了43年。从1977年起进入该校学习植物保护专业,到跟随导师李振岐院士进行小麦条锈病研究,再到留校工作至今,他在导师的引领下走进小麦条锈病研究的学术殿堂,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可以说,小麦试验田见证了他的汗水与梦想。

几十年来,同样在这片试验田里,先后诞生了“碧蚂1号”“丰产3号”“矮丰3号”“西农881”“小偃6号”“陕农7859”“陕农229”“西农979”“西农511”等享誉黄淮麦区的优质高产抗病小麦品种,完成了小麦条锈病发生规律、疯狂变异的秘密及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等多项重大科学研究,先后走出了众多院士专家。

如今,这片富有传奇色彩的小麦试验田边,竖立着一块红底黄字的大牌子,上面书写着“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24个字。站在麦田里,听了康振生院士的这堂课,我们深深体味到优秀农科专家代代传承的“西农精神”。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