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0年05月06日
牢记谆谆嘱托·践行群众路线 向劳动者致敬 为奋斗者加油
人行脚步响 皮匠开业忙

本报记者 仵永杰

“五一”假期,西安城里人来人往。钟楼、回民街、永兴坊,一派热闹景象。数日间,夏日热浪已经袭来,南来北往的人们换上单衣、穿上凉鞋。

为了下半年衣物能穿用得舒服体面,过了一冬的皮衣皮鞋需要精心护理。就在离钟楼不远处,做皮具护理的“王皮匠”一直没停手中的活儿,他要趁这段时间把失去的损失“抢”回来。

“王皮匠”的店门朝东,紧挨四府街、大学习巷,旁边是五味什字。店面开了20多年,由西挪到东,从东搬到西,一直扎在琉璃街上。

这几天,“王皮匠”的店里进出好几位熟客,他们也是做皮具护理生意的。同行接到自己没有把握的大活儿,会将单子转给“王皮匠”。这是因为“王皮匠”有给皮具调色上色的好手艺。

“王皮匠”本名王普英,山西运城人,制革专业科班出身。1987年,他进入陕西省皮革工业公司,学到一手好手艺。赶上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皮衣风潮,王普英和老伴孟群利在西安开了家夫妻店,做起皮具护理生意。

在皮具护理中,调色上色是门学问。王普英精通其中的门道,看一眼皮具,不出3分钟,就能准确调配出需要的颜料。因为手艺高、人品好,店里的生意越做越好。

往年,这段时间正是皮具护理的旺季。天气渐暖,人们换下皮衣皮鞋,趁空闲时间进行保养。今年却不一样,由于疫情影响,人们在家里待了两三个月,皮衣不上身,皮鞋不上脚。衣物没有磨损,皮具护理生意受到影响。

“过去这个时候,店里这面墙上挂满了护理完毕的皮具。”王普英说,“开店这么多年,头一回遇到这种情况。”

生意虽不好做,王普英还是咬着牙在2月底开门营业。用孟群利的话说——“在家闲不住,店开了毕竟能收点本钱。”夫妻俩心急,盼望着生活能早日恢复正常。

随着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稳步推进,生活渐渐回归常态。街巷里,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有女白领嗒嗒的高跟鞋声,有男人哐哐的大头皮鞋声,还有老人吱吱的软底皮鞋声……

人们走动起来,生意逐渐好转。店里时不时有人进来。“用心服务每位顾客才能做好每单生意。”王普英说,“前一段时间,我们平均每天的营业额只有200元左右。目前,每天的营业额近400元。只要够成本,能赚一点算一点。”

进入七八月盛夏时节,皮具护理行业会进入淡季。王普英希望经济复苏,消费逐渐正常,这样的话,旺季才有盼头。“不论怎样,还是要坚持,毕竟我们是凭手艺吃饭的。”面对困难,王普英有信心把生意再做起来。

穿上翻新后的皮衣皮鞋,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挺起腰身,魅力大增、气场十足,似乎换了一个人。一位顾客说:“穿新鞋、走新路。生活要向前看,后边的日子都是新的。”

好手艺总有用到的时候。看到顾客穿着自己翻新后的皮衣,王普英成就感满满。

记者手记

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仵永杰

皮具护理匠人手上的颜料总是洗不掉;卖水产的人长时间戴塑胶手套,湿漉漉的手容易发白;建筑工人的手硕大而粗糙,是被水泥、砖块长期“磨砺”的结果……

不一样的手,不同的生活。要过好疫情形势好转后的日子,就必须加一把劲。有人换一种工作和生活方式,努力找回丢失的自己;有人学会隐忍,悄悄藏起年前的辞职信;也有人一头扎进火热的生活,任凭风吹雨打。

办法总是有的。开货车的西安灞桥人肖华捎带卖调料补贴家用,转方向盘的手沾满香气。谁能想到,一个不常做菜的司机竟研究起炖肉时要放多少八角、桂皮。金点子是被逼出来的。基层秦腔演员樊雷刚在家闲不住,投资数万元买摄像机、请演员,开办线上剧场,赢得了市场份额和观众好评。

生活在指尖流淌,人们会拼尽全力。困难不可能被一巴掌打倒,但你我可以把它在掌心反复摩挲,一双双大大小小的手终会将美好生活攥紧抓牢。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4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