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教育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02日
周至县以“数字赋能+家长陪餐”
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本报通讯员 黄甜 高磊

孩子在学校吃的啥?吃得好不好?吃得安全不安全?这些问题关系着每一位学生的身体健康,时刻牵挂着家长的心。

为切实保障校园食品安全,周至县聚焦校园食品安全薄弱环节,通过“家长陪餐”倒逼“校园餐”管理水平和供餐质量提升,运用智慧化监管手段,实现“校园餐”全程监管,全面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4月1日中午,周至县楼观新镇小学的后厨飘出阵阵菜香,身着工装、佩戴口罩的食堂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

与此同时,在周至县教育局后勤科的电子大屏幕上,监管人员可以清楚地看到后厨师傅忙碌的身影以及做饭的整个过程。学生家长只需扫一扫校门口张贴的“阳光公示端”网络监督二维码,即可轻松获取学校食堂的实时监控画面。

一个个高清摄像头将学校后厨的每个角落、每道操作流程尽收眼底。这些摄像头既成为教育部门的“千里眼”,也为学生家长提供了实时查看学校后厨的便利条件。

据了解,为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构筑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食品安全屏障,周至县在辖区学校食堂推行“明厨亮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明厨亮灶+互联网”智慧监管模式,实现了对校园食堂和配餐机构的智慧化监管。

周至县楼观新镇小学六年级学生禄一铭的家长刘飞娥,经常在手机上观看孩子学校食堂的实时画面。“现在通过手机就能看到孩子吃饭的环境,知道他吃的是什么,也知道饭菜是怎么做的,心里踏实多了。”刘飞娥说。

目前,周至县义务教育阶段的52所学校已安装智慧监管平台,267所学校接入“明厨亮灶+互联网”平台。这种“食堂自律经营、公众参与监督、部门高效监管”的家校共管模式,已覆盖全县90%以上的师生。

“今天有豆芽炒粉条、红烧鸡块和青菜蛋花汤,荤素搭配合理,很可口也很有营养。”4月1日中午,周至县青化镇新白寨小学二年级学生李欣玥的爸爸李航作为陪餐家长,和孩子一起在学校享用了可口的午餐。

“300人以下的学校每天邀请1名家长入校陪餐,300人以上的学校每天邀请2名至3名家长入校陪餐。”周至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高“校园餐”供餐质量,周至县积极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变被动监督为主动邀请监管,全力打造特色“家长陪餐”阳光工程。目前,全县各学校餐厅均设置了家长陪餐席和家长陪餐意见箱,组建了由学校负责人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成立的膳食委员会,定期反馈、收集问题,督促学校做好整改,让师生和家长看到“饭碗里的变化”。

2024年9月以来,全县各学校邀请家长陪餐人数已达6000余人次。周至县通过家校共治,全力守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