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讯 (记者 张英 通讯员 王淼仙)“无人机飞抵指定地点上空,画面已传至综合指挥室,请出警民警尽快抵达处置……”近日,一架警用无人机从西安市公安局未央分局未央宫派出所起飞,按照设定航线飞向西安汉城湖景区的大风阁,进行空中动态巡逻。这标志着该局打造的“无人机+大数据”立体化防控体系进入实战化应用阶段。
以往,受限于地形复杂、人力不足等因素,城市部分区域存在巡逻防控盲区。公安未央分局自2024年起全面推进智慧警务建设。通过部署智能机巢、建立值守机场,在辖区重点区域布设10余个网格、21条巡航线路及24个观测点位,打造“分钟级”响应体系。目前,该系统已实现警情现场10秒起飞、2分钟抵达、实时画面回传等功能,月均巡航时长超4500分钟。
西安市公安局未央分局副局长刘宏举介绍,升级后的警用无人机具备4大核心功能:搭载高精摄像与热成像设备,实现全天候监控;配备自动喊话系统,可远程劝离聚集人群;建立预警信息直通机制,实时推送可疑线索;集成应急救援定位模块,提升搜救效率。该系统还与110接处警平台、综合执法系统实现数据互通,形成处置闭环。
今年2月的一次警情处置中,公安未央分局谭家派出所同步启动无人机,在警力到达前完成现场勘查、人员疏导等工作,为后续处置赢得宝贵时间。据统计,该系统运行以来,已参与处置30余起案事件,协助消防、执法等部门开展联合行动,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防控的转变。
“无人机警务凭借强大的科技力量,已然成为智慧警务建设的强劲引擎。它让基层警务工作变得更高效、更智能、更贴心,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刘宏举表示,未央公安将持续推进警务前置、警力融合,持续推进主战主防工作,不断提升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