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3月22日,画家邢庆仁在鄠邑区蔡家坡村现场作画。
本报记者 师念文/图
宽阔嫩绿的草坪、若隐若现的山峰、温暖和煦的春风,在西安市鄠邑区蔡家坡村,游客纷纷前来享受春的曼妙。和往年不同,今年春天,蔡家坡村的墙上多了一些绘画和书法作品,村里的艺术气息更加浓郁。
作为关中忙罢艺术节的序曲,3月22日,“书画家的乡村叙事”展览在蔡家坡村开幕。展览以“著手成春”为主题,取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的诗意。通过“乡村”“节气”“花鸟”“终南”四重叙事维度,邢庆仁、蔺雨、刘星等艺术家以笔墨对话土地,探索艺术创作与自然生命的深层共鸣。
“在城市化进程中,传统农耕图景更能唤起人们的乡愁。围绕乡村进行书画叙事的这些作品,犹如散落在大地上的文化种子,提醒我们真正的艺术革新永远需要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策展人金冈说。
陕西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蔺雨认为,此次展览作品虽然只有60余幅,但对艺术家来说,到乡村举办展览,具有示范作用,期待有更多艺术家关注乡村、描绘乡村,谱写乡村美学新篇章。
关中忙罢艺术节总策划、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武小川介绍:“此次展览以沉浸式、再设计的手法展现作品,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热情,重塑乡村文化空间。期待展览能促成文人画与农民画之间的对话,激发当地农民画家及村民对文艺和家乡的热爱。”
当日,“围绕乡村在地的书画叙事”主题,多位专家学者与艺术家就“艺术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展开深入交流。
陕西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于宁锴从农村发展的角度分析了艺术与乡村的关系。他认为,艺术能够挖掘乡村的多元价值。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6月22日。展览期间,还将举办“乡人与文人”艺术对谈、“节气与节日”文化对谈、“农事与绘事”角色互动等美育田野课堂活动。
把乡村变为艺术空间,将田野化为展演现场,用艺术激活节庆传统,蔡家坡村走出了一条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鄠邑区委书记李化表示:“文艺赋能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我们将继续努力,让艺术之花在这片沃土上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