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通讯员 郎海侠
3月13日,在白河县中皇村訞农农业综合有限公司产业园区的马铃薯种植区,10余名工人将提前切好的马铃薯块种进行距均匀的垄沟里。他们相互配合,施肥、盖土、覆膜……不一会儿工夫,一条条整齐的黑色“长龙”就呈现在眼前。
“我们现在种马铃薯,三四个月后就能收获,接着还可以种玉米大豆。循环利用下来,每亩地能多收入几千元呢。”园区负责人周耀正说。
为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白河县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全力保障春耕备耕工作有序推进。县农业农村局组建了6支农业技术服务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帮助农户解决在春耕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在各镇粮油示范点开展春季小麦“一喷三防”和油菜“一防四促”作业。
此外,该县还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模式,用科技助力春耕春管,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连日来,安康市农科院的农技专家团队先后来到中厂镇新厂社区浪海林下魔芋种植基地和新营社区秦楚农耕魔芋基地,查看林地遮阴条件、土壤墒情及魔芋种子储备情况,并详细解答农户在魔芋品种、肥料选用以及魔芋种植等方面的问题。
“听了专家的讲解,我对魔芋的品种选育、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我将坚持科学种植,努力将我们的基地打造成标准化林下魔芋种植基地。”浪海林下魔芋种植基地负责人蔡凯贵说。
中厂镇依托良好的生态和资源优势,通过政策拉动、园区带动、科技驱动,让小魔芋焕发出“大魔力”。截至目前,全镇魔芋种植面积6000余亩,有魔芋种植主体14家。魔芋产业已成为当地农业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