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铜川市产业链技能人才培训班在西安工业大学举办(资料照片)。本报记者 杨光摄
本报记者 杨光 通讯员 苗丹
“我有两个孩子,希望工作地点最好在铜川市耀州区……”3月20日,在铜川就业信息抖音直播间,一位宝妈发出这样的求职信息。直播间里,工作人员在线解答求职人员的疑问,并推介合适的企业和岗位。这种直播带岗、在线答疑的招聘方式,相比传统的招聘方式更具互动性、针对性,提高了人岗对接的效率。
今年以来,面对就业市场的复杂形势,铜川市坚持把稳就业保民生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实施一系列就业优先政策,确保铜川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铜川市还积极创新就业服务模式,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就业服务质量,为劳动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
为了助企稳岗,铜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全省“人社服务进园区”活动为抓手,搭建求职招聘平台,多渠道为企业招工,促进人岗适配,同时强化落实各项补贴政策,稳定企业岗位存量。
2024年,铜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直播带岗等各类招聘活动271场次,通过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求职者推送就业岗位信息8.96万条;强化创业担保贷款和一次性创业补贴政策作用,加大对初创项目支持力度,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43亿元,为199名首次创业者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00.5万元。
“当了月嫂后,我每月工资有1万多元,不仅还清了外债,还给儿子买了房。‘铜川小芳月嫂’培训上岗活动帮我实现了就业梦。”3月21日,月嫂周社侠高兴地对记者说。
近年来,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加群众收入,铜川市围绕家政服务、产业发展等领域,打造了“铜川小芳月嫂”“耀瓷工匠”“铜川孟姜果农”等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征和技能特点的劳务品牌。截至目前,铜川市已培育省级劳务品牌1个、市级劳务品牌3个、县级劳务品牌8个,近3年累计带动就业创业超过3万人。
荣获铜川市印台区“最美归雁”称号的辛鑫是一名投身资源再生行业的返乡创业青年企业家。“非常感谢政府为我们创造的良好创业环境,以及提供的各种创业扶持政策和措施。这些为我们公司在印台区的落地和发展壮大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辛鑫说。
去年以来,铜川市人社部门积极发挥见习补贴、校园招聘补贴、求职创业补贴等资金的效能,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开展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活动,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进行专场产业链技能人才培训。2024年,铜川市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5236人。
从事房屋装修和水电维护的张明,通过铜川市人社部门搭建的“铜易就业”服务平台,很快就找到了心仪的岗位。“只要打开‘用工地图’,系统就会根据我的情况推荐5个到10个岗位。‘用工地图’帮我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张明说。
张明口中的“用工地图”是指“铜易就业”服务平台上的“岗位地图”功能。该功能借助数字化手段,以地图形式直观展现工作地点,实现人岗精准匹配。
截至目前,“铜易就业”服务平台已完善基础信息48.87万条,个人注册总数46.57万人,单位注册总数2532家,求职招聘需求通过系统已实现自动匹配,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到“一站式创业服务中心”和“铜易创业”服务平台的快捷服务。数据显示,近3年,铜川市零工服务中心线上线下接待零工求职人员3.4万人次,成功介绍1.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