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版: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4日
蛋鸡吹空调 鸡蛋“坐电梯”
——延安市安塞区智能养鸡场见闻

本报通讯员 白雪

3月10日,在位于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的陕西大丰金色农牧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5层的立体新型鸡舍里,30万羽蛋鸡啄食正欢。

“在这里,‘鸡妈妈’住着空调房、吃着营养餐,鸡蛋‘坐’上了电梯。”站在养殖基地视频监控大屏前,该公司总经理杨文优一边查看鸡舍,一边说,“我们实现了养鸡全程智能化。只要‘一键启动’,所有设备就会进入自动化运作模式——自动添料、自动送水、自动控温、自动收蛋送蛋、自动将鸡粪处理为有机肥……”

在这里,“鸡妈妈”住着怎样的空调房?

养殖基地密布着各类传感器和摄像头。它们如同敏锐的触角,实时感知鸡舍里的温湿度、氨气浓度以及光照强度等关键环境参数,确保鸡群始终处于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中。

“这里的温度保持在21摄氏度至28摄氏度之间。低于21摄氏度或超过28摄氏度,系统会自动报警。”杨文优说。

在这里,“鸡妈妈”吃的是什么样的营养餐?

在自动化轨道里,玉米、花椒籽、优质豆粕、进口鱼粉等营养物料被均匀、快速地输送到各个鸡笼前的食槽里。

据了解,这一智能化投喂系统不仅能确保每只鸡都摄取到充足且适宜的营养,进一步提升鸡蛋的产量和质量,还使得饲料利用率提高了近20%,有效降低了养殖成本。

在鸡舍一号、二号、三号立式捡蛋机上,一颗颗新鲜的鸡蛋顺着中央集蛋线,“坐电梯”来到分拣车间。

经过智能设备扫描、挑选,一颗颗鸡蛋按照大小进入设置好的轨道,随后通过自动装盘设备来到工人面前,完成装箱等环节。这不仅提高了收蛋效率,还降低了人工成本。

大丰农牧养殖场项目总投资3500多万元,养殖场占地约55亩,设计养殖规模30万羽,2024年产值4500万元,对提升全市现代化蛋鸡养殖生产管理水平起到了龙头示范带动作用。

“乡村宜业,产业是基础,科技是关键。智能养鸡场是安塞养殖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安塞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高锦旭表示,今年,安塞区将全面推行“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建设,促进养殖业健康、快速、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