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刘巧芸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8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作的《为人民服务》演讲中,高度赞扬了张思德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号召全党全军学习和发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提出了“五个自觉”的重要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要自觉做矢志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者”。把矢志为民造福作为不懈追求,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殷切期望,也是对我们党初心使命的再次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常思“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中,树牢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政绩观等,自觉做矢志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者。
强化使命担当,树牢宗旨意识。宗旨观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团体发展的灵魂,是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宗旨意识,是共产党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内在要求,是检验党员干部作风是否优良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揭示了无产阶级运动与以往一切运动的区别:“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为人民大众谋利益的价值取向。1944年,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讲话中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既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服务对象是人民大众,又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是彻底的、没有任何私心杂念的为人民利益工作的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把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坚持人民至上,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生死观探求的是人生的终极意义问题,而共产党人的终极意义在于是否能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是否能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舍生忘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马克思在青年时期曾指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站在解放全人类的高度思考生死问题,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的生命寄托,随时准备为人民的利益牺牲自己,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生价值观的显著特征。毛泽东同志继承发扬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价值观,他讲到“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是对共产党人生死观的进一步阐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革命目标甘愿奉献自己的生命,这种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为革命事业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时代新征程,共产党人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死观,把个人的命运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局中。
坚持为民造福,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是否正确,不仅影响干部个人的成长发展,还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我们谋划推进工作,一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什么是好事实事,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不能主观臆断,不能简单化、片面化。结合《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的论述,足以证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和“为民造福”的政绩观才是正确的,也才能赢得历史、人民和实践的检验。毛泽东同志指出:“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从根本上就决定了我们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任何时候都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利益。新时代新征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更要注重人民的需求和福祉,要牢记党的宗旨,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积极解决民生问题,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福祉。
凝聚奋进力量,坚持团结奋斗。团结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先进性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融入血脉的优良基因。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为了保证革命的成功,必须有思想和行动的统一”。延安时期,我们党正是依靠团结奋斗,凝聚各方力量,才能实现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新时代新征程,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更加纷繁复杂,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聚起团结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新时代新征程,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严峻复杂的风险挑战,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自觉做矢志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者。
作者单位:陕西延安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