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要闻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4日
渭南强化春灌电力保障促丰收

3月20日,国网渭南供电公司供电服务人员为村民进行田间灌溉用电指导。 本报通讯员 刘洋摄

本报记者 陈宏江 通讯员 刘洋

春和日暖,在渭南广袤的田野上,汩汩黄河水顺着灌溉渠涌入麦田,纵横交错的电力线路连接着万千机井与良田。

“没想到供电所很快就接通了电,当天办理当天就能浇地了。”3月20日,潼关县代字营镇南头村村民郭兼军指着新投运的灌溉设备告诉记者。

南头村地势东高西低,多年来缺少田间工程设施,抽取的黄河水难以有效输送到地头,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限,产量偏低。

为解决这一难题,渭南市港口抽黄工程管理中心经过实地考察,于去年底投资新修建了一条100米的灌溉渠,让该区域的农田第一次“喝”上了黄河水。

为了保障新建水渠抽水可靠用电,国网渭南供电公司成立保电突击小队,在潼关代字营供电所设置“春灌服务专席”,优先服务新建排灌渠道及设备线路的配合工作,实现用电诉求5分钟响应、工作人员30分钟到场。

渭南市港口抽黄工程管理中心加大投入,完善灌溉设施,提高灌溉效率,确保大面积农田能得到及时、有效灌溉。今年春灌,潼关县渠首引水量突破7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5万亩。

为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国网渭南供电公司供电服务人员对涉及排灌的线路加密巡查频次,通过“夜间巡视”和“红外测温”对特殊线路设备进行巡视,通过“i国网”APP实时监测单台灌溉台区的负荷及电流变化,创新构建“立体巡检+数字监控”保障体系,特殊地段采用无人机特巡,安装智能融合终端实现台区负荷精准预测。

为了保障春耕春灌用电,国网渭南供电公司专门为渭南市港口抽黄工程管理中心的设备及线路拟定了专项“体检方案”,在灌溉期间加强巡视、指导和配合处理安全用电隐患,在停灌修整期间,协助对抽黄设备进行系统性检查。截至目前,该公司在潼关县春灌期间共完成62公里农排线路的专项特巡,消除安全用电隐患26处。

“春灌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在渭南各县(市、区)开辟春灌办电‘双绿色通道’,推行‘三零’(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三省’(省力、省时、省钱)服务,组建流动服务队配备应急发电车驻守田间,推行‘网格化+微服务’机制,建立春灌供电服务微信群,创新‘扫码办电’‘共享电表’等便民举措,全力保障群众春灌用电需求。”国网渭南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赵飞说。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