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政治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1日
以法律为盾 与公益同行
——律师刘洁为妇女儿童权益鼓与呼

2023年3月29日,刘洁(右七)一行到鄠邑区法院调研(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李羽佳 梁易炜

今年3月,北京浩天(西安)律师事务所主任刘洁有了一个新身份——全国三八红旗手。

“这个荣誉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我事业的新起点。”刘洁说,她将继续以法律为盾,与公益同行,为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发声,为法治陕西建设添砖加瓦。

这不,刚被西安高新第一小学聘为法治副校长的她,又马不停蹄地前往紫阳县开展公益活动,为留守困境儿童带去知识与温暖;参加医患前沿法律服务业务交流会,与医疗卫生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相关律师,围绕医疗卫生领域的法治建设出谋划策……

为女性争取公平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而实施的难点往往在于细节。”这是刘洁在司法实践中总结的。

2023年1月,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后,“夫妻共同财产申报”制度因缺乏具体操作细则,一度面临执行困境。刘洁牵头组织全省婚姻家庭律师开展专题研讨,系统梳理办案难点,深入研究外省市的相关先进经验。

通过大量调研论证,2023年省两会上,刘洁提交提案,建议省高级人民法院制定统一的财产申报模板,明确申报范围和程序。

这一建议迅速得到回应——省高院联合法学教授、政协委员和律师等成立专项调研小组,刘洁作为核心成员全程参与。半年后,一份涵盖房产、车辆、存款等12类财产的申报模板被嵌入全省法院审判系统,成为离婚案件审理的“标配”文书。这一制度创新不仅在省内推广,还被多地法院借鉴参考。

针对离婚纠纷中频发的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问题,2024年,她再次提交提案,推动“关爱未成年人提示”落地。

同年5月22日,省高院正式启用提示模板,要求在审理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时,必须向父母发放提示书,明确告知抢夺、藏匿子女的法律后果及监护责任。这一举措不但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认可,还在全国法院系统得到推广。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陕西回归儿童救助中心的孩子中,很多人至今都记得“刘老师”带来的“百种课堂”。

2009年,刘洁首次探访这家专门救助服刑人员子女的机构。“从他们眼中,我看到对世界的好奇和对知识的渴望。”刘洁回忆。

从那以后,刘洁每年来一趟这里。除赠送物资,她还邀请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从音乐、英语教育到仪容仪表、手工制作等多种类型的课堂内容,帮助他们增长见识。

以此为契机,2013年,刘洁发起一项公益活动——“百种课堂走进白鹿原儿童村”,组织律师、教师、心理咨询师等,为孩子们开设法律讲座、心理辅导和职业体验课程。

“要让他们知道,人生有无数种可能。”刘洁说,活动开展12年,累计帮助600多名孩子。

2020年,作为陕西省女法律工作者协会会长,刘洁组建专业团队,聚焦校园安全,策划推出“安全护盾——预防与制止学生欺凌”公益项目,按照事前知识普及、事后有效干预、司法路径跟踪3个介入阶段,建立了“校园欺凌”预防与制止机制,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截至目前,该项目团队已开展活动77场,覆盖34所学校,惠及师生2.7万余人。

用微光吸引更多微光

身为女性法律工作者,刘洁对职场性别平等有着深切体悟。

2016年,她在团队内部首创“女律师带薪待产”制度,为怀孕女律师争取到可带薪休假至孩子半岁的福利。2022年担任律所主任后,她推动从律所年度盈余中划拨3%设立“女职工三期保障基金”,用于补贴孕期、产期、哺乳期女律师的案源损失。这一创新举措被写入《北京浩天(西安)律师事务所章程》。

她的目光并未局限于行业内部。

2023年省两会上,她提交《关于以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平等就业权的提案》,建议对雇佣三孩母亲比例达标的企业减免部分税费。“只有制度性保障才能消除隐性歧视。”刘洁说。这一提案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列为重点调研课题,相关试点工作已于2024年在西安高新区启动。

从个案援助到制度建言,刘洁始终相信“微光成炬”的力量。

2023年10月,她作为陕西唯一的律师代表参加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回来后在全省开展巡回宣讲19场,带动200余名律师加入“法与妇女儿童偕行”公益联盟。截至今年2月,该联盟累计提供法律援助1136次,开展普法讲座248场,惠及群众超5万人次。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