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李静茹
12月24日至27日,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在陕全国人大代表围绕全省工作大局,紧扣深化“三个年”活动和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深入宝鸡开展集中视察活动,自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为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做好准备。
代表们先后走进宝鸡火车站广场改造提升项目现场、宝鸡市渭滨第一学校、西部传感器产业园、宝钛集团、陕西大窑饮品有限公司、宝鸡综合保税区、吉利汽车宝鸡制造基地、麟法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现场、长青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等地,了解项目建设、企业总体运营情况,与项目负责人、企业代表进行深入交流。
代表们现场观摩、观看影像资料、听取情况介绍,边看边议,全面了解宝鸡市在社会民生、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为宝鸡市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换来日新月异的变化点赞。
“宝鸡民生项目品质高,南关路片区旧城改造项目是一项深得民心的德政工程;宝鸡市中心医院港务区分院项目设计超前,功能齐全,一切从患者需要出发,充分体现了宝鸡的惠民温度。宝鸡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势头强劲,宝鸡港务区、阳平铁路物流基地等建设项目效率高,助力中欧班列高效运行,前景可期。”杨宗科代表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视察调研的基础上,我将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把宝鸡港务区建设列入国家相关规划中,为支持宝鸡高质量发展履职尽责。”
“这次集中视察工作内容丰富、亮点纷呈。宝鸡是陕西制造业的重要基地,钛及钛合金、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等产业是宝鸡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宝鸡市委、市政府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抓手,一企一策强化跟踪服务,用心用情为企服务,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各类实际问题,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更好环境,切实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打好了降本增效、产销对接、升规纳统的‘组合拳’,使企业充分释放产能,实现稳产增产。”郭文生代表说,“几天的考察,让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我认为宝鸡应更加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狠抓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项目,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激励企业进一步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力度。”
“陕西大窑饮品、陕西大力神航空新材料等企业能在宝鸡落户、生根、发展壮大,是宝鸡不断提升干部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支持经济发展的结果。”宋亚平代表说,“这次深入宝鸡开展集中视察活动,不仅丰富了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还达到了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的目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即将召开,我将认真梳理视察的所见所闻,本着惠民生的目标,准备高质量议案、建议。”
“通过集中视察,我深刻感受到宝鸡工业、教育、科技、生态等方面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的强大动力。”姬桂玲代表说,“作为一名农民代表,我将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加强学习,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脚踏实地,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带领村民投身到乡村振兴工作中。”
“当走进自动化、智能化的吉利汽车、陕汽商用车、中车时代等企业生产车间,作为一名中国铁路高铁动车组一线检修技术人员,我对交通强国战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和现场职工的交流中,我更坚定了立足岗位履行好代表职责的信心。我将结合视察调研情况,进行总结和提炼,为我省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认真履行好人民代表为人民的职责和使命。”董宏涛代表说。
再启程,在陕全国人大代表纷纷表示,在集中视察中,他们深刻感受到鼓舞人心的发展成就,将结合本次视察情况,勇担时代使命,依法履职尽责,围绕全省工作大局,提出高质量审议意见和议案、建议,为推动国家改革发展和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