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11月27日,主播马宁在位于大荔县埝桥镇北黄村的直播间选品。 本报记者 陈宏江摄
主播心语
马宁:“我将持续做好农产品品质把控,不断拓展销售渠道,把家乡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让大家收入越来越高,日子越来越甜。”
本报记者 陈宏江
冬日,秦东大地上,麦苗青青。在大荔县,7万余亩红萝卜已进入集中采收期,田间地头随处可见采挖、装袋的工人。
“这几天,我陆续拍摄了一些有关红萝卜的宣传视频,为接下来的直播带货预热。”11月27日,在大荔县埝桥镇北黄村,村民马宁说。
马宁是大荔荔宁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肢体三级残疾的她,需要靠双拐行走。2017年9月,为了自食其力,马宁注册了淘宝账户,做起电商。
2020年,当地农产品滞销,马宁萌生了直播带货的想法。“直播带货可以让残疾人居家就业创业,这种形式很友好。”马宁说。说干就干,马宁很快注册了短视频平台账号,支起手机支架,变成网络主播。
大荔县地处关中平原东部,黄、洛、渭三河在此交汇,光热资源丰富,生产条件优越,发展特色瓜果菜82万余亩、设施农业40万余亩,是全国有名的“瓜果之乡”。
“直播时,我主要向大家推广家乡的冬枣、大黄杏、黄金油蟠桃、脆柿子、沙苑红萝卜、沙苑红薯等土特产。”马宁说。
在水果采摘季,马宁将直播间“搬到”田间地头,每天直播10小时,向消费者展示采摘、打包的整个流程,还积极向大家介绍大荔县的风土人情。因为产品品质好、价格实惠,到马宁直播间下单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产品销量不断攀升。看着越来越多的农产品通过自己的直播间走向全国各地,马宁说:“我要当好‘纽带’,把农民和市场联系起来,带着大家共同致富。”作为大荔县助农协会副会长,马宁优先收购残疾人和生活困难村民的农产品,帮助他们把农产品卖出去、卖上价。同时,为他们提供农产品分装、打包等工作岗位。
2023年12月,在第七届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大会暨2023农村直播电商案例成果发布会上,马宁入围2023农村直播电商个人案例30强,代表陕西省参加决赛并最终获得优胜奖。
手机,连接了城乡,畅通了农产品产销之路,也让老百姓的口袋越来越鼓。
如今,渭南市水果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省第三位,葡萄、樱桃、梨、柿子、桃的种植面积均为全省第一,一年中10个月有鲜果上市。借着直播带货的“东风”,越来越多的渭南“好物”走向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