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11月27日,在礼泉县史德镇程家村,主播杨柳给观众介绍礼泉苹果。 本报记者 琚鹏飞摄
主播心语
杨柳:“通过电商直播,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礼泉御果·常享常念’公共品牌,乡亲们也不用为水果的销路而发愁,实现了双赢。”
本报记者 琚鹏飞
“礼泉三季有花、四季有果。我们当季的农家苹果不催熟、不打蜡,只施农家肥,确保您能够品尝到甜脆的水果……”
11月27日,在礼泉县史德镇程家村,陕西一允甄选农业有限公司主播杨柳在直播间向观众介绍礼泉的当季水果和“礼泉御果·常享常念”公共品牌。
礼泉水果种植历史悠久,杏、石榴、梨等水果曾被选为皇室贡品。近年来,礼泉县做优土特产,打造“礼泉御果·常享常念”公共品牌和御石榴、御梨等子品牌,借助电商直播的东风,助力农民增收,推动电商蓬勃发展。
“我们主要销售公司种植的苹果,也帮助礼泉果农销售杏、石榴、梨等。”杨柳说,今年以来,公司帮助礼泉果农销售了近350万公斤的“礼泉御果”。目前,公司每天通过直播能获取1300余个产品订单,客户普遍反映水果的口感好、品质好。
“电商直播对于我们果农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销售方式。”杨柳说,“以我家的果园为例。以前,我们把果子都卖给果商,收益有限。如今,我们通过直播带货,省去了中间环节,把好产品卖出了好价格。”
电商人才是直播的关键要素。“群众要学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礼泉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负责人张斌说,“我们通过‘理论+实操’的方式,针对返乡创业青年、退役军人等群体大力开展电子商务技能培训,让群众能学会、能用好。截至目前,全县电商从业人员3.1万人,基本实现了村村都有电商人才。”
今年以来,礼泉县扎实开展县乡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农村电商物流链、农产品供应链,加大电商培训,扩大“礼泉御果”网销规模;依托优质文旅资源,积极推行“电商+文旅”模式,完善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线上引流、线下消费,助力群众增收。
目前,礼泉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累计孵化电商企业30余家;2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开设电商网店,实现果品销售转型。
如今,在礼泉,直播带货成了企业发展的新趋势和农户的新农活,“礼泉御果”正搭乘“电商快车”走俏四方。
“我们将继续支持电商企业创新发展,建立健全农产品产销对接长效机制,争取更多平台资源支持,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网络品牌,用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张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