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读书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21日
一场触动心灵的四季之旅
——读《橙黄橘绿半甜时》

彭宝珠

“橙黄橘绿半甜时”,简单的7个字,在目光初次触及的瞬间,犹如微风拂面,不经意间触动了我的心弦。秋末冬初,橙子金黄,橘子青绿,这些寻常景致,却在字里行间被赋予了无尽韵味。它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仿佛能让人味蕾轻启,预感到酸甜交织的果香已在舌尖跳跃,一股生命的丰盈与醇厚,就这样不加修饰地涌入心怀,让人沉醉不已。

翻开《橙黄橘绿半甜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匠心独运的目录设计——以春、夏、秋、冬四季为题,各配一句意境深远的精美小诗。全书精选史铁生、季羡林、汪曾祺等16位文学大家的40余篇散文代表作,分为《春夜宴桃李》《山中无暑事》《人闲桂花落》《松枝碎玉声》4个章节。这些文学大家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引领读者穿梭于文字构建的四季之中,让我们领略到“春茶、夏果、秋落、冬酿”的四季韵味,感受着每个季节独特的美好。

春天,是作家笔下夹杂着寒意的风,忽晴忽雨、乍暖还寒,这样的天气或许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不便。然而,春天又轻盈地飘逸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春天,这个满载活力的季节,被史铁生形象地比喻为一位张扬不羁的少年。在《比如摇滚与写作》一文中,他以饱含深情的文字,勾勒出春天的模样——那是万物肆意生长、情感悄然萌发的季节,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天真烂漫与勇往直前的气息。人们可以静静地观赏天地间的春色回归,欣赏那花红柳绿、嫩草破土而出的勃勃生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愉悦与满足。

夏天,是作家笔下着意寻找的意象,是船中听雨的愉悦享受,是瘦西湖波光粼粼中悠然飘荡的游船与岸边引人垂涎的小笼点心,是月色皎洁之夜漫步荷塘边,让满池荷花的清丽之姿拂去心中烦恼的宁静时光。老舍先生在《避暑》一文中风趣地说:“人要把暑都避了,老天爷还要暑干吗?”相较于此,他更倾向于选择留在家中,于简朴日常中寻觅心灵的平和与宁静,享受一份不为外物所扰的自在。

秋天,是作家笔下辗转难眠的夜晚,是对流逝岁月的深切怀念,是落蕊铺地的槐树与挂满红果的枣树交织成的秋日风景画,是桂花、菊花与海棠竞相绽放,芬芳四溢的绚烂场景……庐隐在其散文《我愿秋常驻人间》中,以一种独特的视角诠释了秋天。文中的秋天并非全然如文人墨客笔下那般凄迷哀婉,相反,作者笔下的秋天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让人心生向往的季节。

冬天,是作家文章里北方少有的拥有温情天气的济南,是白马湖整夜刮着的凛冽寒风,是竹枝松叶顶着的一堆堆的白雪,是街巷间渺小身影的孤独徘徊……梁实秋在《北平的冬天》中,以一句“说起冬天,不寒而栗”生动描绘了北国严冬给人的直观感受。那凛冽的北风,仿佛能穿透肌肤,让行人无不耸肩缩颈,足以想象北方冬天的酷寒。这份寒冷,也难怪会引发人们心底那份“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深切期盼,那是对温暖与希望的无限向往。

《橙黄橘绿半甜时》仿佛一场馥郁芬芳的心灵之旅,引领着读者细细品味生活的酸甜百味,深切感知人性的温暖光辉。这本散文集中既有美好的瞬间,也有悲叹的过往;既有浪漫的情怀,也有令人会心一笑的温馨故事。这趟触动心灵的旅程,不仅让我们领略到文字的魅力,也让我们深刻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它余味悠长,让我们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得一片心灵的净土,收获宁静与慰藉。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