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生态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19日
把“生态绿”转化为“致富金”
——记石泉县朱鹮保护协会会长陈绪旺

陈绪旺(左)和志愿者一起给有朱鹮巢的树包裹塑料膜,防止朱鹮蛋和幼鸟被天敌伤害(资料照片)。 受访者供图

本报通讯员 许兵

“你吃过比苹果还脆、比红枣还甜的柿子吗?”11月9日,在石泉县城关镇丝银坝村脆甜柿子种植基地,陈绪旺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推介脆甜柿子。

2015年,陈绪旺辞去深圳的工作返回家乡石泉县创业。他成立了石泉县秋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石泉县秋田合作社”),通过电商帮助群众销售农产品。谈及为何当上新农人,他说:“家乡的山水不仅滋养了我,还孕育出优质的农产品,我要把山里的好产品推向市场。”

“我们给柿子树施的都是农家肥,亩产能达2500公斤。通过陈绪旺团队的直播带货,我们的脆甜柿子卖得很好。”丝银坝村脆甜柿子种植基地负责人朱明海说。

如今,石泉县秋田合作社的电商事业发展得红红火火。合作社与全县约400户农户签订了农产品收购协议,每年的线上销售量过万单,销售额达150余万元。

“好山好水才能出好产品!”在直播带货过程中,陈绪旺逐渐意识到生态环保的重要性。于是,他一边直播带货,一边宣传绿色环保理念,带动群众发展生态产业。

地处秦巴山区、汉水之滨的石泉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也是朱鹮的重要栖息地。多年来,陈绪旺充分发挥网络特长,就加强朱鹮保护工作积极建言献策。2023年,他还牵头成立了石泉县朱鹮保护协会。如今,协会已从最初不足10人发展到拥有300余人的全县性朱鹮保护志愿服务团队。

作为协会会长,每年3月至6月朱鹮繁育期,陈绪旺都会和团队成员深入全县朱鹮重点保护区,给朱鹮筑巢的树悬挂提醒告示牌,并给树干包裹上塑料膜,防止蛇等朱鹮天敌爬上树吃鸟蛋和幼鸟。他们还对朱鹮种群和朱鹮幼鸟孵化情况进行普查登记,及时掌握全县朱鹮种群和朱鹮幼鸟成长情况。截至目前,他们已成功救助10余只朱鹮和30余只重点保护鸟类。

青山绿水间,朱鹮舞翩跹。陈绪旺和他的团队用镜头记录下朱鹮的日常生活点滴,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给公众,有效展示了家乡良好的生态环境。“看到越来越多的朱鹮在石泉县栖息,我真的很高兴。”陈绪旺说。

“这几年,石泉县草池湾朱鹮小村的村民种植水稻,均不使用农药化肥,并给每块稻田留出朱鹮觅食区,相继吸引了四五十只朱鹮落户。保护好这些朱鹮的同时,也提升了生态稻米的价值。现在,我们的稻米每公斤能卖40元。”陈绪旺说,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让当地群众形成了保护朱鹮、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自觉。

不负青春,不负梦想。陈绪旺说,他将和团队继续守护好家乡的蓝天、碧水、净土,保护好朱鹮,让更多的农产品走出大山,把“生态绿”转化为“致富金”。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