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生态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19日
西安市现有登记建档古树名木15112株,其中古树15071株,拥有量位居全国前列——
“绿色瑰宝”焕发盎然生机

11月14日,游客在西安市长安区古观音禅寺内观赏千年银杏树。

本报记者 蒲茜文/图

初冬时节,在西安市长安区东大街道古观音禅寺内,一株历经1400年风霜的古银杏树,迎接着八方来客。

每年10月底至11月,这棵古树便身披金色华服,为冬日的古城西安增添几许诗意。

“快看,这棵古银杏树是唐太宗李世民亲手种植的!”11月16日,福建游客林锦秀用手机扫描古树名木“二维码”后,与身旁的朋友分享起这棵古银杏树的来历。

长安区林业工作站副站长赵锦介绍,这棵古银杏树高21米,冠幅19米,树干直径1.7米,不仅是西安市一级保护古树、陕西省特级古树名木,还被列入国家古树名木保护名录。

在长安区,每一棵一级保护古树都拥有一张独特的“电子身份证”,游客只需扫描古树名木“二维码”,便能了解这棵古树的信息,还能通过微信小程序,提出保护建议。

“今年,它的枝叶比往年都要繁茂。但几年前,这棵千年古树也曾历经磨难。”赵锦告诉记者,2021年,强降雨导致树根受损,加之害虫侵袭,这棵银杏树的树叶几乎落光。长安区相关部门组织专家现场勘测,为其制定救治方案。在实施无人机高空喷药灭杀害虫、树干打孔注药、改变路面铺设方式增加土壤透气性、安装太阳能杀虫灯进行长效保护等救治措施后,这棵千年银杏树逐渐恢复生机。

长安区历史文化厚重,古树名木存量大、颜值高,现有散生古树名木267株,其中一级古树名木74株、二级古树62株、三级古树131株,还有3个古树名木群,涉及国槐、银杏、侧柏、白皮松等34个树种。

近年来,长安区多措并举保护古树名木,严格执行保护条例,对古树名木进行编号挂牌、建档管理;针对受损古树名木及病虫害问题,实施个性化抢救修复方案;加强科普宣传,提升公众保护意识。

古树名木不仅是岁月的见证者,还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

在蓝田辋川,1300多年前,王维亲手栽植的银杏树,是当地最美的景观之一;在周至楼观台,2600多岁的“老子手植银杏”与古迹相映成趣;临潼区的“护王槐”获评全国最美古槐树称号,2300多岁的它历经岁月更迭,仍焕发着勃勃生机……

放眼西安,从阎良的相枣古树群到周至的山茱萸古树群、楼观台古树群,从临潼的侧柏古树群到长安的板栗古树群、杮树古树群,仅这6个古树群,就有古树13784株。这些古树群构成了西安一道独特的生态景观。据统计,西安市现有登记建档古树名木15112株,其中古树15071株,拥有量位居全国前列。

西安市林业局植树造林处副处长李文军介绍,1996年起,西安市就着手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与条例,为古树名木撑起法律“保护伞”。通过多次普查与资源补充调查,确保古树名木“应保尽保”,实现“株株有档案,棵棵有人管”,并为每棵古树实施“一树一档”“一树一策”的精心管护。古树名木携带着珍贵的基因资源,对生态保护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自2020年,西安努力培育繁殖古树名木后代,至今已累计繁育树种44种,有效保留了优秀基因资源,延续了古树名木的文化价值。

“我们将不断挖掘古树名木的重要价值,按照政府指导、社会监督、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管护主体、强化管护责任,使全市古树名木得到有效管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李文军说。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