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11月15日,在铜川新区咸丰路街道锦园社区“绿能驿站”,电力系统工作人员为居民讲解报装充电桩手续。
本报记者 肖倩文/图
初冬,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克坊村一排排整齐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源源不断地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输送到村民家中。
“从没想过自家的屋顶能有啥用!自从去年安装了60块光伏板,我家已从光伏发电中收益了4532元。”11月15日,克坊村村民李向宁笑着说,“在家里坐着就能赚钱,美得很!”
2023年,通过两期电网配套工程,克坊村实现108户居民2.96兆瓦屋顶光伏全量并网发电。“光伏并网能为村民带来可观收益,但伴随而来的是,这项工程带来的大负荷直接影响到现有配电台区的设备质量和运行控制。”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铜川市耀州区供电分公司营配二班营配工宋思洋说。
宋思洋向记者解释:“高比例的分布式光伏接入后,本地电源‘出力’远大于消纳水平,就会对配电网稳定运行带来风险隐患。另外,该村有的台区存在重载风险,有的却负载较轻、容量未能充分利用,造成各个台区‘贫富不均’。”
针对光伏就地消纳难、负载差距大等问题,2024年,铜川供电公司在克坊村建设了“光储充用”一体化微电网,配置了2台426千瓦时直流储能装置、2台双端口柔性互联装置。这样的场景,实现了2条线路、4个台区功率互济、峰谷调电、光伏分级协同消纳及8座60千瓦充电桩协同控制,成为全省“光储充用”交直流一体化微电网“零碳”示范村的典型。
宋思洋讲解这套光伏系统中的门道。他说,直流储能装置在光伏发电量大时,可将部分电能贮存在储能系统中,在夜间及阴雨天进行释放,为台区居民和服务区供电。
而柔性互联装置,在配电台区变压器不扩容的情况下,可调取其他配电变压器的剩余容量进行合理分配,从而实现用户与电网、分布式光伏、充电桩友好互动,极大地提升了配电网效益。比如,当服务区台区所有充电桩同时运行时,负载率将达76%,通过柔性调控后可降低至12%。
“‘光储充用’一体化微电网有效提升了配电网的经济效益。”耀州区供电分公司发展建设部主任孟德伟说,这套光伏系统可连续30年产生稳定收益,帮助群众稳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有了屋顶光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本村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每户村民每年平均能实现净创收4000多元,生活更加宽裕,养老也有了一定保障。”克坊村村委会主任杜晓鹏说,“对村集体来说,我们每年获得一笔固定收入,能为村民办一些活动,村集体的凝聚力也更强了。”
一座座光伏电站,为克坊村村民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来源,也为节能减碳作出了贡献,更“照亮”了全村乡村振兴的道路。
在建设新型数字化配电网的同时,一种全新的电力服务模式也在铜川悄然流行。今年夏天,铜川新区供电分公司与咸丰路街道锦园社区携手,开展“网格+电格”政企融合共建行动,让社区居民用电无忧。
11月15日,铜川新区供电分公司锦园社区台区经理王誉歌与社区网格长袁小娟吃完午饭,便一同对辖区公共用电设备、电动车飞线进行细致检查,并提醒过路居民注意用电安全。
“共建行动开展以后,我们对社区人员进行了梳理,将危重症病人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务必保障正常用电。”铜川新区咸丰路街道锦园社区副书记李文静说,“今年夏天,我们社区的一栋居民楼水管爆了,配电房被水淹了,造成突发性断电。当时,楼里住着一位病人,常年使用呼吸机,非常危急。网格员第一时间联系社区电力人员,很快拉来了应急供电设备,解了燃眉之急。”
“多亏了‘网格+电格’共建行动,让电力人员熟悉居民的基础信息,也让社区人员了解群众的电力需求。双方互相配合,快速有效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李文静说。
在锦园社区居民活动中心,铜川新区供电分公司还专门设置了一间“绿能驿站”。社区台区经理联合网格长每周在此办公,为辖区群众提供用电咨询、“三零”办电等供电服务,并携手治理安全隐患、处理涉电诉求,获得社区居民一致好评。
“我想接个充电桩,在社区就走完了所有办电程序。早上申请,下午就办好了,方便得很!”铜川新区居民李丹高兴地说。
“为深化‘双网’融合前置服务效能,公司已经在锦园社区、中粮壹号院建成并运行2个‘绿能驿站’,并设置党员示范岗,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铜川新区供电分公司副总经理刘满仓说,“我们还将在更多社区推广‘网格+电格’政企融合共建行动,精心打造群众‘家门口’的供电服务圈,让群众用上‘放心电’‘省心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