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通讯员 宋孝波 张彬
10月23日,看着农机穿梭在田间,安康市汉滨区早阳镇早阳村村民杨孝兰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她高兴地说:“机械化种植效率高,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
一场秋雨后,杨孝兰看着自家的两亩多地发愁。子女在外务工,她和老伴体力越来越差,没办法自己种粮。让土地撂荒?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两口心有不甘。
“和杨孝兰家情况一样的农户有50余户,占全村种植户四成左右。村上有1100亩粮油种植任务,今年8月以来因连续干旱,很多农户的土地还没有深耕。”早阳村党支部书记丁善桥说。
面对农业生产中的困难,汉滨区积极进行稳粮扩豆增油安排部署,坚持良田、良种、良技、良机和良策“五良协同”,统筹调配农机具,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奔赴各镇(街道)开展技术指导。
在区上的支持下,丁善桥发起成立了汉滨区安顺康善家庭农场,开展农机作业、统防统治、烘干仓储等农业服务,进行统一农机作业、统一技术等规范化和灵活多样的生产托管服务,满足农户个性化需求。
“有了农机,耕地不愁;有了良种,种地无忧。”丁善桥停下轮式拖拉机说。在旁边的地里,两名农机手正操作着旋耕机进行田间作业。空中,一架农业植保无人机在均匀地抛撒肥料。
“小麦播种要选择良种,要对种子进行包衣,还要注意播种时间……”10月23日,在田间,汉滨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研究员汪德义为种粮大户、经营主体负责人及种粮散户详细讲解小麦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时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注意事项。
种业是粮食之基。11月3日,在大河镇先锋社区的秦叶情现代农业种植基地,汪德义带领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冬小麦品种试验。他们将对小麦生长过程进行全程监测,最终,选出具有增产抗病潜力的种子。“我们正进行小麦品种的筛选试验。”汪德义说。
汉滨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陈志恒介绍,目前,汉滨区已种植油菜23.1万亩、播种小麦12.4万亩,全面完成粮油播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