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新媒体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镇馆之宝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08日
让更多人走进县级博物馆

杨露雅

11月5日,记者来到镇巴县博物馆,一进门就被悬挂在展厅正中央的蒿坪寺铁钟吸引。它不仅体积大,而且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南宋时期最重的一口铁钟。如果不是事先做过功课,很难发现一个县城里的博物馆会有如此重要的文物。

镇巴县博物馆有石斧、陶罐、陶仓、铜鼎、铜镜、古瓷器、古钱币、古钟等文物1000余件,为研究镇巴当地的历史风貌提供了重要物证。采访中,谈及博物馆的馆藏文物,镇巴县博物馆馆长黄兴刚及工作人员侃侃而谈,对当地有如此多的珍贵文物感到骄傲。但谈到博物馆的人流量,大家坦言并不理想。

如今,博物馆游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常年一票难求,新晋“网红”汉中市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人气持续高涨。但博物馆热似乎停留在了大城市,许多像镇巴县博物馆一样的县级博物馆还处在“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缺少宣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缺乏资金等因素,阻碍了县级博物馆的发展。

近年来,为了打破困境,不少县级博物馆加强学习,积极求变,或开展研学活动,或开发属于自己的文创产品,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黄兴刚告诉记者,几年前他们就计划开发文创产品,如今终于有了实质进展。“文创公司的工作人员来考察时表示,蒿坪寺铁钟上的飞天图案很特殊。我们打算以此为切入口,共同开发一批依托镇巴当地文物的文创产品,让文物走出博物馆,推动文物的活化利用,让更多人关注到县级博物馆。”黄兴刚说。

分享到:

联系我们

  • 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一号
  • 新闻热线:029-82267123

  • 广告热线:029-822677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70001     陕ICP备180084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陕B2-2018000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陕)字第626号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2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086号

    Copyright ©2012-2025 群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