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众新闻APP
-
陕西日报微博
-
陕西日报微信
本报记者 陈志涛 通讯员 张艳妮 陈静
“高幸食堂惠民生,晚年‘食’光有守护”“美丽庭院建设好,大美庙西靠大家”……10月28日8时,在西安市高陵区张卜街道庙西村,志愿宣传服务队队员王景林走到村里人多的地方开始宣讲。
作为“银龄”志愿者,年逾八旬的王景林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庙西村的小喇叭”。自2021年加入村上的志愿宣传服务队,王景林几乎每天早上都会开着装有喇叭的电动车在庙西村走街串巷,以快板的形式宣传乡村建设、移风易俗、人居环境等内容,面对面向群众传播“好声音”。
“这种‘流动’的宣传方式,可以普及村规民约,还可以让村民了解美丽乡村建设的最新动态,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村庄发展建设。”王景林笑着说。
在王景林的影响带动下,如今,庙西村的志愿服务队伍已壮大至60余人,不断为和美乡村建设贡献智慧,为基层治理贡献能量。
“多亏了咱社区的老年志愿者,让小区加装电梯这件事办得又快又好。我们以后上下楼方便多了!”10月28日,姬家街道泾渭苑社区居民崔秀芳对“银龄”志愿者的服务赞不绝口。电梯装好以后,她和老伴再也不为出门发愁,天天都能出去买菜、遛弯,省时又省力。
泾渭苑社区是长庆油田家属区,常住居民以退休职工和家属为主,60岁以上老人有4000余人。长期以来,老人“出行难”是该社区的“老大难”问题。
2022年泾渭苑社区启动电梯加装改造工程以来,由7名社区退休老干部组成的“银龄”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协助街道办、社区和物业,参与入户宣传、政策解读、矛盾沟通协调等公共事务中,顺利推进工程实施。
“别看‘银龄’志愿者年纪大,处理基层事务很有一套。”泾渭苑社区党支部书记杨宏刚笑着说,“他们有的曾是社区干部,对辖区了解、对群众熟悉,处理基层事务更有优势。今后,社区将充分发挥老年志愿者的服务优势,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效率,为社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力。”
如今,在高陵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银龄”志愿服务队伍。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生活态度,展示了老年人的风采和价值,有效推动了社区基层治理。
在泾渭街道泾渭中路社区,“蚁”老年志愿文化队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开设免费培训班,教导孩子们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泾渭街道长庆龙凤园社区,“乐龄”志愿者队伍在地铁10号线车站开展志愿服务,耐心为乘客解答疑问,提供便捷贴心的出行服务;在鹿苑街道上林社区,“葫芦岁月”老年志愿服务团积极参加戏曲进社区、重阳敬老等各类主题活动,每周还为青少年开设社区公益课堂……
目前,高陵区共有“银龄”老年志愿服务队39支、志愿者1200余人,累计服务各类群体3万余人次。“我们将继续推进‘银龄行动’,组织辖区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教师、医生等各行业退休人员,通过搭平台、优服务、促共治,引导他们发挥专业优势与志愿服务作用,在矛盾化解、移风易俗、平安建设等方面发挥余热,助力基层治理迈上新台阶。”高陵区委社会工作部办公室主任赵杰说。